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书里书外 四川出版跨界新玩法

四川日报 2016-03-11 08:23 大字

□梦琳

下个月,刘涛、王凯、靳东等领衔主演的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将登陆荧屏。电视剧背后,《欢乐颂》原版图书和去年火爆的《琅琊榜》一样,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到《琅琊榜》,再到《欢乐颂》,川版图书不断被搬上荧屏,图书的衍生品不断开发。另一方面,“熊出没”“小黄人”系列等动漫影视作品,也被出版社变成图书。书里书外,“出版川军”的跨界新玩法,不断延长产品链。

书外到书里 图书来源更多元

去年,《琅琊榜》电视剧收视大捷,观众们除了赞叹演员颜值高、演技棒、制作精良,还有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精彩剧情。电视剧热播,带动图书几度脱销,网友王可可反观原著后,忍不住感叹,书中的精彩不亚于电视:“出版社真有先见之明,早早发现并拿下了这个‘潜力股\’。”

实际上,在出版人看来,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为出版工作提供更多可能和更多来源。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庆宁告诉我们,从网上挖掘选题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欢乐颂》等就是编辑在网上搜索看到后,主动联系作者。“当然,这也带来更多压力和挑战,从过去被动接受到现在主动出击,在海量信息中,更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迅速锁定精华,变为图书。”

近两年,天地出版社也瞄准了来自“豆瓣”“一个”等互联网社交产品上人气颇高的网络作家,通过互联网热点事件寻找选题并约稿成书。而去年6月上市的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少儿社”)的“小黄人”系列图书,则取材于动画片,在9月借助大电影上映之势,取得了较好的销量。

书里到书外 后续产品更多样

一方面是把其他产品变为图书,另一方面则是从图书变出其他产品。充分发掘资源、延长产品链,四川各大出版社从不同角度尝试将一本书变为一个产业。

少儿社的“熊出没”“小黄人”系列,从影视变为图书后,又从书中配套开发了迷宫、拼图等衍生品。好处很明显——“熊出没”系列衍生品销售额已经与图书销售额持平。

而辞书出版社,利用已有图书资源,开发了手机APP词典,除了常规查询外,还带上每个字的发音、笔顺动态展示等功能,并利用激活卡提供增值服务,短时间内下载量超过10万次。

跨出书本做产业,“出版川军”步伐不停。文艺出版社的“瞻对”文旅项目,引起业界颇多关注。据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吴鸿介绍,借由阿来作品《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该社将包装打造书中讲述的甘孜州新龙县,推出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同时,四川美术出版社正在计划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动漫精品,如《三星堆传奇》,进而开发动漫影视作品及衍生品。

◎对话

一本书如何带来产业开发

——对话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吴鸿

问:《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以下简称《瞻对》)是如何进入你们的文旅项目视野的?

答:《瞻对》讲述的是甘孜州新龙县的历史文化故事。《瞻对》本身的文化影响力,新龙优美的人文和自然风光,都具备了做文旅项目的条件。

问:这个项目计划如何运作?目前进展如何?

答:正在逐步启动。去年10月我们启动了首次活动。由阿来担任文化向导,邀请了国内30余位画家、艺术家、作家、诗人等到新龙采风,实地感受当地自然风光,体验藏区文化内涵。整个活动非常成功,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得到各方大力支持。

下一步,我们计划组织不同主题的旅游考察团,包括以摄影家为主的旅游团,将拍摄当地美丽风光以更好地进行宣传。此外,当地也希望我们能够组织商会等以商贸投资为主的旅游考察团,以旅游推动当地招商引资。

问:项目希望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答:借由阿来的《瞻对》,开发持续性文旅项目,一方面将其作为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产业的拓展,打造文艺社重要的文化活动品牌;另一方面,新龙是个贫困地区,我们也希望,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康巴汉子”的一天

他是宋超,眉山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2014年11月被省司法厅选派到甘孜州新龙县皮擦乡洛鲁村担任“第一书记”。在18个月的驻村工作里,他从一个司法行政人民警察逐渐成为一个村官,从一个城里“外来...

新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