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阿来往返2000多公里讲历史

华西都市报 2015-10-14 16:51 大字

阿来采风途中与大家联欢。

2014年,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的作品,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以下简称《瞻对》)引发读者对新龙县的关注与向往。10月12日深夜,由阿来率领的“川藏文化的盛宴——文学家、艺术家进瞻对(新龙)采风”团抵达距离成都800公里的康巴腹地新龙县。采风团由30余位作家、文艺界人士组成。13日,阿来担任文化导游,以采风的形式,带领大家深入康巴腹地,体验甘孜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其中首站就是海拔4300米高的“雄龙扎呷神山”。

往返两千公里探秘“瞻对”

去年年初,阿来的新书《瞻对》出版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先后入选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4中国好书”等排行榜,并荣获第十二届四川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等。为了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当地的旅游开发,四川文艺出版社将《瞻对》内容延伸,以文化为载体,推出了此次活动。

新龙县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以前并不为大众所知,可是却因为这本30多万字的非虚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引起了藏文化研究者的重视,新龙县的人文和自然风光也被喜爱旅游的普通人关注。活动由《瞻对》作者、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亲自做文化导游。一路人马从成都出发,沿318国道和317国道,途经雅安、石棉、泸定、理塘、新龙、八美、道孚等甘孜重镇进行实地体验,全程往返近2000公里。魏平、王航、陈杰、吴鸿、邵影、龚仁军、赖武、大唐卓玛、陈维、郭勇等四川知名作家、画家、摄影家、诗人等为探秘新龙县过去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也加入了路途艰苦却意义非常的采风团。

筹备三年作出“传奇课件”

据记者了解,活动还将培育以甘孜新龙县为基点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新龙县古称瞻对,阿来的新书讲述的正是发生在当地的种种传奇往事。“瞻对”的藏语意为“铁疙瘩”,传说当地一名勇士曾在元世祖忽必烈面前把一把锋利异常的兵刃徒手扭成了一个结,“瞻对”也象征着彪悍与坚强的当地民族风尚。《瞻对》一书则以大量史料描绘了一个“铁疙瘩”与现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故事。13日阿来一行驱车从新龙县出发,沿着崎岖山路到达海拔4300米高的“雄龙扎呷神山”山脚,在当地乡亲面前,阿来聊了不少瞻对过往历史的精彩故事。

阿来说:“我的书不只是给研究者的,也是献给家乡人民的。我想表达的主旨就是,偏远古朴的藏族地区也要跟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瞻对\’的故事是藏区的故事,是中国故事,也是世界各民族发展的故事。”他还向随行采访的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道:“我花费了三年时间查阅了关于瞻对的不少史料和文献,总共有上千万字的内容,其中一些资料还是在几所美国大学的图书馆里查阅到的。”这位著名作家还谈到,《瞻对》这本书很适合拍摄一部关于汉藏文化交流的纪录片。

喜欢徒步和拍植物的作家

当天采风团行进的山路十分艰险,狭窄的道路一旁就是陡峭的悬崖,最后采风团的两辆中巴车实在无法通过,不得不在一个小村村口停了下来,阿来背着相机下车,他竟然要自己走到扎呷神山山脚,“也就走一个半小时,在这么漂亮的地方,走路其实很舒服的,我有时候可以在山里一口气走好几个小时。”当周围有人问他:“阿来老师现在海拔4000多米了哦,你没有高反吧?”他豪迈回答:“我到了6000多米的地方才会感觉到有些不舒服。”

午饭完毕,阿来点上一根烟,不慌不忙地给相机更换镜头,一会儿就在大家面前消失掉,原来他去给山上盛开的野花拍照去了。他笑着说:“我不喜欢拍风景,就喜欢拍些花花草草,之前我拍摄了大量关于成都本土的植物,现在正在积累关于藏区植物的照片,现在起码2万多张了吧。”阿来不光主攻拍摄,而且他对各种高山植物的分类也了然于胸,堪称大神级人物,他自豪地说:“现在不少植物学家野外考察也邀我一起呢!”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罕见 甘孜塔布沟 首次拍到三只雪豹同行

其中一只雪豹坐在悬崖边。行走在后面的两只雪豹。雪豹,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常生活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地区,喜欢独来独往,行踪神秘,号称“雪山之王”。由于存世数量稀少,它被世界自然保护...

新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