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别家乡 汗洒藏区脱贫攻坚 记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渔洼仲村驻村干部黄成

川江都市报 2018-12-26 11:00 大字

黄成(右2)在农民夜校同村民们一起学习扶贫政策

◎ 张继锋 川江都市报记者 朱俊

他是一个孝子,却在父亲病危时含泪离开家乡;他是一名交通执法负责人,在藏区需要时,毅然放下熟悉的工作,挑起了从没干过的扶贫攻坚重任。他就是泸州市泸县运管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渔洼仲村驻村干部黄成。

带着重托 含泪离开家乡

7月,泸县运管所副所长黄成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到甘孜进行脱贫攻坚驻村援藏工作。此时,黄成的父亲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即将进行手术,十分需要亲人的安慰与照料。

是留下来照顾父亲,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到最艰苦的藏区,黄成选择了后者。他的选择得到父亲的支持,增添了他干好藏区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与力量。

早在50年代,黄成的父亲是一名革命军人,曾在甘孜一带参加过多次战斗,他对这片贫瘠的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怀。当得知儿子要去自己曾战斗过的藏区工作时,父亲嘱咐儿子:“你放心去吧,我这点病比起藏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算不了什么。你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最好,才是对我最大的安慰。”随即,黄成带着父亲的重托,含泪离开家乡,背起行囊踏上了进入藏区脱贫攻坚之路。

就在黄成走后的第三天,他的父亲被推进了手术室,原本6个小时的手术,却进行了10多个小时,病危通知书发了一份又一份,母亲在手术室外急得差点昏过去。当两个妹妹把当时的情况告诉黄成时,他两眼噙着热泪,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父亲能平平安安。手术结束后的第二天,父亲慢慢苏醒过来,当黄成给父亲打电话问候时,他却叫黄成在那边好好工作,不要担心他的身体,家里有两个妹妹照顾。黄成暗自发誓,只有好好把工作干出成效,才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

不畏艰险 汗洒藏区脱贫攻坚

有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黄成把对父亲的思念,化作对藏区老百姓无比的热爱,并融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黄成援藏的地方是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渔洼仲村,这里海拔3000多米,高寒缺氧,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老百姓文化偏低,虽然去年底该村已脱贫,但基础设施仍很差,老百姓的生活也很艰辛。在语言不通、高寒缺氧的情况下,黄成一边学习当地语言,尽快熟悉工作;一边走村入户,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同时进行脱贫攻坚的宣传帮扶工作。在短短的一个月里,他走遍了每家每户,辛勤工作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肯定。

渔洼仲村地处高山上,风沙大、滑坡多,村民们居住分散,但不管村民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黄成都义不容辞地赶去解决和处理。

8月底,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儿子考上了外地的职高,要获得学费减免,需要到镇里和县教育局办理困难补助和藏区的有关证明,但两个家长都不识字,不知道办理流程。黄成得知这一情况,主动陪他们去镇上和县里跑了一整天,办好了所有证明材料,一家人十分感激这位驻村干部。

有两次,黄成到村民家中访问,走在高山峡谷中时,突然发生滑坡,泥石流从山坡上滚落下来,险些砸中他,好在他反应快、动作灵敏躲了过去。即使工作的环境随时都要遇到风沙、泥石流,但黄成依然义无反顾的战斗在这里,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辛勤的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新闻推荐

精准发力摘“穷帽” 乡城洞松乡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章追(中)和乡干部在家讨论产业发展情况。◎谢臣仁记者刘小兵文/图乡城县洞松乡原本是全县典型的落后乡,全乡群众靠天吃饭、...

乡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乡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