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障服务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文/图
基础测绘
发展战略指向哪里地理信息就覆盖到哪里
2016年11月18日,在海拔2865米的甘孜州乡城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向乡城县政府移交了“乡城县***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贫困户信息动态采集与更新、帮扶工作精准化管理,做到了***“有迹可循”。这是四川省藏区首个基于地理信息的***管理系统,也是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的缩影。“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十二五”基础上,主动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战略和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实施,着力加强基础测绘建设,做好基础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做到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指向哪里,地理信息就覆盖到哪里、应用到哪里。
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域覆盖。“十二五”末,四川省测绘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实时动态定位服务尚未覆盖川西高原地区,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率仅为65%,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属于要“补”的短板。“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将新建连续运行基准站86个,建成覆盖全域兼容北斗的基准站网,为全省提供实时动态高精度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以及相关综合信息服务;开展约17万平方千米1∶1万比例尺无图区域地形图测制与建库,实现全域覆盖;建立全省遥感影像统筹机制、地理信息交换共享机制,促进地理信息资源高效集约使用;开展地下管线测绘,建设地下空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启动重点流域、湖(库)等内陆水体水下地形测绘,提高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
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服务美丽四川建设。“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查清了全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及空间分布状况,形成了以四川省地理国情普查图和普查数据库为核心的海量普查成果,全省山水林田湖的面积、数量、空间分布一目了然,为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和评价依据,还实施了天府新区发展变化系列监测,开展了全省首个“多规合一”规划信息平台等近30项地理国情监测应用试点工作。“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将构建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开展基础性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搭建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服务平台,全方位服务四川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多规合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体功能区规划等重点工作。
地理信息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安全、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将进一步加强军地协调配合与资源共享,深入推进军民测绘资源融合发展,还将做好省、市、县三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即“天地图”)的应用,搭建全省统一的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全面助力四川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
应急测绘
灾害发生在哪里“眼睛”就盯住哪里
2016年9月19日,攀枝花市遭遇极强特大暴雨袭击,一时间道路中断、房倒屋塌,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哪里的道路中断、桥梁被毁、房屋倒塌?哪里有被围困的群众?救援路线如何规划、力量如何部署?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时间提供应急指挥图,派出应急测绘分队,利用无人机开展灾情侦查,并利用灾前灾后影像进行灾情地理信息分析,为抢险救灾、灾情分析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应急测绘保障。
四川省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测绘保障,提升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和紧急救援等综合协调和联动指挥能力”。《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明确要“准备灾区地理信息数据,组织灾区现场影像获取等应急测绘,开展灾情监测和空间分析,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近年来,四川省建立了以“一库三心一系统”为核心的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空天地一体、机动灵活、互联互通”,为抗震救灾、洪涝灾害应对、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和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凸显了科技救灾的伟大力量,被誉为“灾区上空的眼睛”“救灾奇兵”。“十三五”期间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继续抓好应急测绘保障工作:
一方面,加强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国家航空应急测绘保障成都基地。建设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分队,打造灾区上空的“千里眼”。开展灾害监测预警、灾情空间分析、应急信息大数据挖掘应用,打造灾情地理信息分析的“火眼金睛”。
另一方面,丰富灾情专题数据资源。针对四川省备灾地理信息数据覆盖率低、时效性差、利用率低等短板,定期获取地震危险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洪涝灾害频发区及社会治理重点区域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和精细三维模型数据,建立四川省备灾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展灾情侦查与分析,全面提高应对灾害的综合预警能力、防治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针对“马路拉链”、城市内涝、管道泄漏燃爆等城市管理顽疾和城市灾害,对四川省城市燃气管网、排水管网、油气干线等地下管线进行协同排查、监测,建设城市地下管线隐患点数据库并每年定期更新,摸清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分布,为城市地下管线隐患整治、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提供基础保障,切实提升城市灾害监测和地下空间安全管理能力。
到“十三五”末,四川省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将保持全国领先,实现1小时提供现场已有成图、应急测绘队伍抵达现场后2小时提供现场现状图、3小时提供现场灾情专题详图,为灾害应急准备、处置和救援、评估等提供支撑。
地理信息
百姓需要在哪里位置服务就到哪里
“科学消除了距离。”《百年孤独》里,当梅尔基亚德斯第一次见到望远镜时这么说着。今天,科技的飞速发展让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成为现实,而缩短距离的也不仅仅是望远镜。地图搜索美食、预约打车、共享单车、导航等地理信息应用,已成为人们吃、住、行、游、购、娱的必备选择,地理信息迅速成为消费热点。
随着地理信息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互联网+”的实施,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猛。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将地理信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4360亿元,《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总产值将超过8000亿元,并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地理信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16年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年服务总值达到35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产业聚集发展态势凸显。随着地理信息服务列入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项目批复立项,以及地理信息产业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地理信息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服务模式,四川省地理信息产业将成为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不断推出更多的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产品,做到百姓的需要在哪里,位置服务就到哪里。四川省是地理信息资源大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存在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下游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深化大数据的创新应用,积极探索新的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建设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北斗导航服务产业基地等”。《四川省“十三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深入实施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为总纲,以“填空白、补短板、强关联”为主线,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为重点,以地理空间大数据产业化为核心,以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为依托,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着力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四川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打造西部产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和推动经济稳增长。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将实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六大任务、八项重点工程。六大任务是:加速地理空间大数据产业化,培育产业新动能;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强化产业关联作用;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完善地理信息产业链;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八项重点工程是:四川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二期工程,四川地理信息产业孵化器建设工程,建设中国城市全息三维产业联盟,建设四川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地理信息+政府治理示范工程,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建立四川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基金。
到2020年,四川省地理信息产业将基本形成产业链完整、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发展格局,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建成全国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化高地,形成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新的增长极,实现从测绘地理信息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飞跃。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吴军记者杨琦)今年以来,乡城县在强化精准贫困户管理中,充分利用精准贫困户标识牌、“六有”信息平台和地理信息云平台,动态管理精准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强化“两公...
乡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乡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