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县黑达新村 夫妻同念“种菜经”
阿青呷和丈夫谢绍军在大棚里摘菜。
春暖花开,在乡城县青麦乡黑达新村的菜地里、在县城农贸市场的蔬菜摊位上,人们可以看到一对靠念好种菜“经”致富的夫妻——阿青呷和谢绍军。从不懂种菜、到行家里手,从最开始的八分地、到现在近20亩的蔬菜地和五个自建大棚,夫妻俩不等不靠、自食其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3月11日傍晚,在青麦乡黑达新村一处蔬菜大棚内,阿青呷和丈夫谢绍军正在弯腰忙着采摘、捆扎、搬运。每块田埂上,都摆放着三四篓采摘整齐的蔬菜,将在明天早上六点拉到县城。
“阿青,这次菠菜和小白菜摘个六七十把,还有香菜、茼蒿、大白菜一样摘个几十把,莴笋也砍个百八十把,洗好后我明早好拉到菜市场去。”“要得,那我明早就和阿拥她们把剩下的地膜铺好,把菜孔扣出来。”见到记者到来,夫妇俩从大棚里走出来,阿青呷身材瘦削,皮肤黑黑的,手指粗糙,满身的泥巴,足见种菜的不易。
五年前,阿青呷夫妇和其他村民一样选择外出打工找钱,收过废铁、干过杂活,辛辛苦苦一年来,钱没挣到什么,还照顾不了家中读书的两个孩子。有一年在云南昆明打工的时候,工地附近有一家蔬菜大棚种植户,没有活干的时候,俩人就跑到那里去看菜是怎么种的,看一点、学一点,结果发现蔬菜种植很有搞头,想到乡城老家有的是土地,两人便萌生了回家种菜的想法。
可万事开头难,家里光靠种几亩地,收入本来就不高,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哪有钱投入呢。阿青呷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没有钱她就找亲朋好友去借,一连借了好几家,凑齐了1万多元,建起了村上第一个蔬菜大棚。但因为不懂种植技术,刚开始种菜是艰难的。阿青呷和丈夫不断地试种和摸索,有时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到菜地里忙活,深夜收工是常有的事。虽然种菜辛苦,但夫妇俩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半途而废。“当时没钱买好的材料搭大棚,我们就用木料代替;没钱请工人,就全部自己动手;不能一次建好大棚,就一年搭一点儿。你不搭点大棚,你冬天又没有菜卖,每年冬天没有事的时候我们两口子就搭大棚,一年搭一个,现在我种菜种了五年了,就有了五个大棚。”用阿青呷自己的话说,勤劳的人是不会没有饭吃的,她也相信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也确实如此,现在的夫妻俩,不仅有了五个大棚,还承租了十几亩地,种植面积一共加起来有近20亩,一年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只要有大棚的话,什么菜都可以种,就算在我们高原上的话什么菜也都可以种,番茄、海椒、茄子……反正一般的菜都可以种出来。比我们两个人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也能照顾了。”
如今,阿青呷和谢绍军夫妇俩在种植蔬菜上有了明确的分工。阿青呷负责蔬菜生产技术管理,引进种类丰富的花菜、茄子、番茄、海椒和茼蒿等蔬菜新品种,育苗以穴盘、营养钵为主,她边尝试,边探索,蔬菜品质和效益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谢绍军则负责蔬菜产品的销售,在销售中,他主动了解市民对蔬菜品种及蔬菜量的需求,调整家中的蔬菜生产结构。夫妻俩不论春夏秋冬,起早贪黑,还是风吹雨打,天寒地冻,总是奔波在田头和市场之间。仅在2015年中,蔬菜销售产值就达到13万余元。
五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阿青呷和谢绍军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随着效益的凸显,规模的扩大,夫妻俩还以80元一天的价格在自己村里请了两名帮工,4月份至10月份农忙时甚至还要另请三四个村民来帮忙。阿青呷说,村里还有很多村民都想来她这里打工,她和丈夫也想扩大种植规模,但苦于目前能力有限,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但这也成了夫妻俩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自己搭的这种简单大棚,虽然效益还可以,但技术还不够好。希望相关农牧科技部门可以在大棚搭建和蔬菜种植技术对我们进行指导帮助。”对于未来,夫妇俩说:“趁现在还能干得动,我们想多干几年,用自己的致富路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脱贫奔康。”
【记者手记】
勤劳致富的双手,长势喜人的蔬菜,阿青呷夫妻俩的勤恳劳作换来的是不错的经济收入。在采访中,看着阿青呷夫妻俩在地里忙碌的身影,心中犹然升起敬佩之意。最可贵是夫妻俩不等不靠,自食其力的精神;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帮助乡里乡亲共同脱贫奔康,我们衷心希望这对勤劳朴实的夫妻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扶持,让他们的致富梦也点亮村里更多人的脱贫之梦!
新闻推荐
近日,乡城县援藏工作队到结对的尼斯镇则鲁村开展了共建共创暨义诊活动。走访中,援藏干部人才深入宣传民族宗教政策,详细了解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认真梳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共同谋划增收...
乡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乡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