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藏乡农民的“腿”和“眼”

四川日报 2013-05-22 16:01 大字

甘孜州乡城县,连续两年用自身财力的近50%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

□本报记者 陈建兵

草地由黄转绿,溪水潺潺流动,高原的春天到了。

这几天,在地处四川西南角的乡城县,离县城最远、海拔近4000米的热打乡色坝村进入了一年中的虫草季节。对今年的虫草收入,全村69户人很有信心,村民尼玛降村告诉记者,新修的那条山村路,一定会把过去难得一见的虫草采购商带进来的。

不仅是虫草,还有藏香猪,家家户户也盘算着要多养几头,运出山去卖个好价钱。告别“山对山、无路走”的日子,大家都在想着如何致富奔小康。

色坝村的变化,得益于乡城县实施的小路、小桥、小水渠、小能源等“四小”工程,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工程,成了藏乡农民们的“腿”和“眼”,不仅让他们走到了山外,更延伸了眼界和梦想。

小工程解决大难题

大山连大山、河谷依河谷,乡城两万多名藏族农民沿河相居、依山而耕,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要么缺桥过河,要么缺路下山,要么缺少饮水……亟盼改变。

虽然,这样的村落每个规模不大,但总数却不少。如果要改善这些村落的基础设施条件,尽管一座桥的投资只有几十万元,一条农村公路也就几百万元,但全县相加起来,就是一笔巨资。即使向上争取资金,可能会因为这些小项目的受益面不大、投资也不高,而被其他大项目替代掉。

因此,这些仅有十余户甚至几户人家的村落的基础设施问题,成为困扰村民的大难题,也成了当地干部的一块“心病”。据统计,到2011年,还没能解决安全饮水、农村照明、道路交通等问题的村落,涉及全县农村总人口的近80%。

2011年底,乡城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本级财力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哪怕一年解决十个村,只要我们持续努力,就有全面解决的那一天。”县委书记何康林说,啃硬骨头必须有股韧劲,穷地方办事更必须一个眼子一个钉。

2012年一开年,乡城县财政拿出2000万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占到上年县本级财政收入的近50%。

从最偏远最艰苦的村落开始。施工人员技术指导、村民投工投劳,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在大山深处出现。

小工程引来大参与

5月中旬,当记者沿着新修的村道走进定波乡万绒村时,碰上了不少骑着崭新摩托车的村民。县上的干部说,要在过去,大家准是一身灰,现在,几乎家家都买了摩托车。

不仅路更好走了,小水渠等水利设施项目,更让不少村民吃水不愁,发展生产也有了保障。

“通水的那天,全村老少都来了,把洁白的哈达系在出水管口,那场景真感人。”沙贡乡达根村主任邓珠说,由于缺水,过去每到灌溉季节,村民们不分白天夜晚守在一个很小的取水口旁,经常纠纷不断、邻里不和。去年3月,投资30多万元、村民投工投劳近千个工日后,一条大口径引水管道把两公里外的山泉引进村,给400多名村民和 1000多亩庄稼解了“渴”。

尽管这些工程不大,但在当地村民眼中,却是自己生产生活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他们说,建好这些工程,家家都受益。听说哪里修路架桥需要搬石材,大家袖子一挽就自发地来了。

财政资金实现了放大效应。在青德乡布吉村,13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水泥等必要物资购买上,村民投工投劳折合资金达到70万元。仅2012年,全县“四小”工程的投工投劳就折合达1500余万元。经过两年时间持续建设,全县已有68个偏远山村直接受益。

小工程激发大梦想

“四小”工程投入不高却管用,还发挥了“造血”功能。

在热乌乡东尔村,这几年随着牲畜饲养量增加,全村33户人的用水陷入困境。去年,县水务局到村里新建和更换了水管,村民八比告诉记者:“现在养再多牲畜也不愁水了,我还要多养一些。”

据县里统计,由于基础设施改善,许多受益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成倍增长。

变化不仅体现在看得到的直接受益中,也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尼斯乡沙孜村的村干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用上了水电能源的73户村民全部改用电炉等电器设备,告别了伐林当柴。如果以20年来计算,能保护至少3000亩森林。

除了环保意识,爱美意识也增强了。青德乡党委书记泽朗初笑着告诉记者,告别一身尘土的日子,村子里的男男女女都爱上了打扮,在家生活一身衣服,下地劳动一身衣服,人人都有“工作服”。

由于一座可承重20吨的车行全钢架桥取代了以前的人行钢木桥,青德乡热曹拷村村民桑登过上了“钟摆式”的上班生活:“白天到城里跑出租车,晚上就把车子开回家,太方便了!”村里,已有人买了农用车,还有数十辆摩托车和拖拉机,致富路拓宽了。

根据计划,今年乡城县仅上半年投入59个“四小工程”的资金达2300万元,约占全县去年自身财力的35%,还有15%的资金将用于下半年的工程。这些工程已经陆续展开建设,将使近70个村直接受益。

此外,对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当地还开展了牧民定居、生态搬迁等工作,近3年来陆续解决了8000余人的生产生活难题。

采访札记

群众最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缺路、缺桥、缺水、缺电等问题,在藏区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几十年来,在党委和政府关心下,大范围的大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在地广、人稀、点多的山乡,还有不少分散的偏远村落,由于受历史和地理条件限制,基础设施欠账不少。

在全省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迈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决不能让这些偏远山乡掉队!

可贵的是,乡城县党委、政府积极补齐这些不平衡的“短腿”,在向上争取支持的同时,不等不靠,勒紧“裤腰带”,通过实施一个个小工程提升村落发展能力。他们以集中火力攻碉堡的方式,进行一个村一个村的改变,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我们一定要知道群众最盼什么、最想什么、最急什么。”这是采访期间,记者听到当地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无论是一条机耕道、入户路,还是一条饮水渠,抑或是一家照明取暖线路、一座安全便行的桥梁,都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着最基层群众对党委和政府的感情。在乡城县,记者看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小工程,改变了藏乡面貌,增强了村民们建设美好家园、共同迈步小康的信心。有村民感慨,看到了这些工程,就更加坚定了要跟党走的决心。

乡城县“小工程、大民生”的做法,给人启发:老百姓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甚至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各级党委、政府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深入了解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难题,真心实意为民谋利益,老百姓会拥护,更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新闻推荐

乡城红军长征纪念馆开馆

本报讯(耿冉记者陈建兵)11月13日,记者从乡城县委宣传部获悉,乡城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在11月正式开馆。这个纪念馆通过文物展品、历史图片和场景介绍的方式回顾红军“突围西征、北上抗日”,再现红军途经乡...

乡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