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从 与萧家巷

大江晚报 2020-02-24 15:21 大字

萧家巷是芜湖古城中心偏东的一条街巷,南北走向,北至东内街与罗家闸结合处,南至丁字街。据1993版《芜湖市城市建设志》记载:“肖(萧)家巷,长176米,宽2.5米。”该志在“萧家巷”条目下另有“肖(萧)家巷东一巷,长84米,宽2.5米”的记录,该巷西起萧家巷,东通官沟沿。而据古城的老居民介绍,萧家巷中间还有一条岔巷,西通花街,长约100米,也叫萧家巷。对照民国版《芜湖县志》“城图”及实地勘测,萧家巷整体应该是一个不规则十字形。

萧家巷的由来

“萧家巷”地名最早见于记载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编纂的《芜湖县志》,后来编纂的乾隆版、嘉庆版、民国版《芜湖县志》均有该巷的记载,位于“县东大街”或“县东”。

从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萧家巷之名应该源于萧云从(1596-1673)先人,而非萧云从本人。黄钺(1750-1841)曾作《于湖祠祀六君诗并序》(以下简称“于湖祠祀”):“萧居青杨,殁犹名其巷。”说的就是萧家前辈逝世之后,后人将该巷定名为萧家巷。因为若认定为萧云从,则其逝世的年份与康熙版《芜湖县志》刻印的年份都是康熙十二年(1673),所以因萧云从去世而命名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嘉庆版、民国版《芜湖县志》称萧云从的父亲萧慎馀为“明乡饮大宾”。乡饮大宾,一般指德高望重之人,在庆祝丰收或尊老敬老活动中,与当地官员一同主持活动。据《萧慎馀墓碑》记载:萧慎馀有子三人,长子萧云从、次子萧云律、三子萧云倩;孙六人:一旸(萧云从子,民国版《芜湖县志》有传)、一芸(萧云从犹子,民国版《芜湖县志》有传)、一荐、一萁,剩下两位不详。

萧一旸曾于甲子秋作《自娱图》送给萧云从好友方省斋(即方兆曾),方省斋大加赞赏,称其“笔墨文雅”,并告诫他:“毫端妙天授,岂复籍矜式。此事关性灵,尤当扩胸臆。诗书破万卷,眼界空四国。苍茫落吾手,变化讯可测。”并特别强调“此系阿翁言,予兹尚能忆”。这既是萧云从画作境界的概括,亦是他对后辈的谆谆教诲。

萧云从

让萧家巷声名远播

民国版《芜湖县志》记载:“(萧)云从幼岐嶷,中崇祯己卯(1639)乡试副榜,优处不仕,结庐东郭。”东郭,表明其居住城东。萧云从的朋友方文(1612-1669)有《芜阴访萧尺木有赠》:“偶停江中故人棹,为访城东处士庐。”记录他走访城东萧云从住宅的经过。黄钺作《于湖祠祀》,首记“萧明经云从”。他在序中说道:“尺木老入本朝,隐居穷巷,今萧家巷即其故居。”

萧云从在创作《屈子离骚图》时,曾在画上题字自识“河阳李晞古年近八十,多喜作长图大障,至为(宋)高宗所眷爱。爰题其卷曰:李唐(晞古)可比李思训,余草野中人,无缘献纳,虽衰老犹不肯多让古人。于是极力经营,勉为此卷,藏之以俟知我。”乾隆癸巳年(1773),《四库全书》馆搜各省图书,侍郎曹文埴因而将萧云从所作《屈子离骚图》《九歌图》等画卷进呈御览,乾隆皇帝见后甚为惊叹,作了三首诗赞扬萧氏,并在诗中特别注明:“萧云从,芜湖人,国初时工画山水。昨四库馆进其所著《离骚图》,检石渠所藏,向无云从迹,侍郎曹文埴因进所藏山水长卷,笔墨高简洁净,颇合古法。”对于萧云从自识题字则评曰:“其言颇见诚恳,于百余年后,卷入石渠,竟符其愿,岂非翰墨有缘耶?”乾隆帝初识萧云从墨宝,恰好是萧云从逝世一百周年,果然一段百年翰墨奇缘。李晞古(1066-1150),即李唐,宋代画家。北宋徽宗时入画院,高宗渡江后,他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李思训(651-716),唐代杰出画家,擅长山水、人物。石渠,即石渠阁,皇室藏书之所。

获得乾隆帝的如此赞誉,让萧云从名声日隆。此后,前来探访萧云从故居的人,纷至沓来。清末陈康祺(1840-1890)所著《郎潜纪闻·萧尺木画》就有这样的描写:“自尺木画邀宸赏,江南大吏好事者,遂访萧家巷老屋,遗址犹存。”黄钺探访后,作《于湖祠祀》有这样的诗句:“小筑傍能仁(自注:有园名梅筑,近能仁寺,久废),剩听烟钟撞。图骚板已蠹,画壁色余绛。遗卷荷天题,长歌悯愚蠢。老愿死竟酬,精灵感应降。”袁昶亦有探访萧云从故居的《萧尺木宅》诗一首:“剩有萧家巷,当时妙陆湛。思君无长物,四壁画寒林。”

萧云从本人有《移居诗并序》,描写更为详细“畴昔小筑于东皋,则迩王处仲梦日亭也。甲申(1644)后,为镇兵所据,遂毁精舍为圉枥。至丁亥(1647)秋,始得携儿子,担书笥,蓐秽缉垣,略蔽风雨而家焉。”,诗中还有“吾庐近市无车马”“隔院先闻钟磬来”,更是突出萧家巷方位特征。黄钺《于湖竹枝词》四十五有“梅筑园邻梦日亭,城根无复旧紫荆”句。

萧家巷与萧云从

萧云从生于1596年,出生时就有异象。据说萧云从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梦见郭忠恕到他家门前,请求为嗣。郭忠恕(?-977),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画家,善写篆隶,楷书更为著名,尤以“界画”为时人推重。“界画”是随着山水画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一个画种,主要是画与山水画中有关的亭台楼阁、舟船车舆,为“一时之绝”,列为“神品”。萧云从“肆力于学,博极群书,工篆隶,所为诗文,援笔立就,然不轻示人,人亦罕识其面。”

济南张万选,字举之,曾任太平府推官(顺治三年至顺治五年任),卸任后北上回山东原籍,但仍十分眷念太平山水,“嘱萧云从撮太平江山之尤胜者,绘图以寄余。”萧云从遵其嘱绘《太平山水图》,共收太平山水全图及分县山水图共43幅,张万选“展卷如见鸟啼,如闻花落,如高山流水,环绕映带;如池榭亭台,菾缋满眼,置我于丘壑间”,极尽赞美之词。其中“东皋梦日亭”图就明确题为“丁亥(1647)除夕画于梅花小筑”。顺治戊子年(1648),张万选作序,萧云从作跋刻印成册。

最值得称道的是萧云从与汤天池在萧家巷联手创制了铁画这一艺术奇葩。历史上确有此事,史志上多有记载。

吴敬梓之子吴烺在《铁画歌,和梁侍读山舟》一诗中云:“鸠兹铁工汤天池,锻铁作画无不为……昔日欧湖老画史,(萧尺木)茅屋与汤切邻里……天池暇日常往观,负手却立生长叹。主人咄咄诧怪事,匠心已入秋毫端……”黄钺《汤鹏铁画歌(有引)》:“萧(云从)君隐德如沈周,寄情诗画娱清修。汤(天池)亟造请遂所求,皴为减笔林不稠。”

而同样的场景,在韦谦恒的笔下,则是另外一番模样了:韦谦恒(1715-1792)《铁画歌(并序)》:“汤鹏字天池,吾邑人。少攻铁,与画室邻,日窥其泼墨势。画师叱之,鹏发愤,因锻铁为山水障。”梁同书(1723-1815)《后铁画歌》:“传闻锻灶邻画室,画师激之意不平。”清末陈康祺《郎潜纪闻·汤鹏铁画》也有这样的记述:“相传(汤)鹏家锻灶与画家邻,画师自高其技,每相傲睨。(汤)鹏意颇不平,闭门构思,铿铮屈曲,遂成绝艺。”

以上都说明,萧、汤曾经比邻而居,这是一件史实。芜湖铁画由两人共创,亦非空穴来风。但记述这段历史时,相差如此之大,令人费解。

秦建平

新闻推荐

石渠县 救治受伤雪豹

受救助的雪豹。甘孜日报讯11月26日,记者从石渠县委宣传部获悉,当天,石渠县真达乡普马村再次上演村民救治雪豹的动人场景。这...

石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