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沙化土地披上“绿色铠甲” 甘孜州治沙土地面积达63万亩

甘孜日报 2019-06-21 08:34 大字

甘孜日报讯 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当天,记者从州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自2007年以来,甘孜州先后投入资金58578.49万元,通过持续开展沙化监测、防治技术研究、治沙示范模式推广以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举措,累计治沙及成果巩固面积63万余亩,区域沙化得到有效治理,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林乔灌草等植被显著增加,沙化土地披上了“绿色铠甲”。

甘孜州地处高寒生态脆弱区,境内沙化常被称为“川西北沙化”,是我国大西北沙化的组成部分,发生在局部,影响在全局,其形成既有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后天人为的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过度樵采、草原超载放牧、湿地开沟排水、自然灾害鼠害等严重干扰,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据2015年完成的四川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报告显示,甘孜州沙化土地在石渠、色达等18个县(市)均有不同程度分布,沙化土地面积达63.1091万公顷。其中,流动沙地0.0794万公顷,半固定沙地1.2608万公顷,固定沙地14.8395万公顷,露沙地46.1149万公顷,沙化耕地0.8145万公顷,主要呈斑块状和带状分布,尚未形成连片的大规模沙化土地。

据介绍,目前,四川省正推进荒漠化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并扩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范围。下一步,甘孜州将持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及“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沙区县(市)利用每年的“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开展广泛宣传,提高农牧民群众对沙化土地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形成政府、社会协作治沙的良好格局,强力筑牢川西北地区生态屏障,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动沙化治理、草畜平衡、湿地功能提升、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沙化防治之路。

记者 李娅妮 文/图

新闻推荐

汉代皇家典藏三地:石渠阁、兰台、东观

□张文馨汉代帝王较重视档案典籍的收藏,在宫廷内外都建有保存档案典籍的处所,著名的有石渠阁、兰台、东观。另外,西汉时期的...

石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