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皇家典藏三地:石渠阁、兰台、东观
□张文馨
汉代帝王较重视档案典籍的收藏,在宫廷内外都建有保存档案典籍的处所,著名的有石渠阁、兰台、东观。另外,西汉时期的麒麟阁、天禄阁等,东汉时期的石室、宣明、鸿都等处,也都因保存皇家档案典籍闻名遐迩。这些藏书之地既是汉王朝的中央档案库,又是皇家藏书阁,也是群儒校勘经籍、从事著述的处所。
石渠阁
石渠阁,据《三辅黄图》记载,是汉初由丞相萧何主持建造的,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萧何营造未央宫时,就在未央宫大殿北面建造了石渠阁。修建石渠阁的目的是为收藏秦朝遗留下来的图籍档案。石渠阁周围用磨制的石块筑成渠,渠中导入水,水围绕着阁的四周,以利于防火、防盗。
那时,一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名儒常在石渠阁研讨六艺。许多侍臣像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王褒和刘向等在此朝夕讨论争辩。公卿大臣御史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也常常在此讨论问题。石渠阁开始由单一藏书性质的所在发展为兼有学术讨论性质的场所。由于汉武帝尊崇儒术,设立了五经博士和博士弟子,因此,石渠阁里收藏逐渐以儒家图籍为主,石渠阁亦成为博士官的藏书处,许多名儒博士在此利用图书研究经义。
到了昭帝和宣帝的时候,由于儒学的发展和兴盛,昭帝增加博士弟子百人,宣帝末又倍之,因而石渠阁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开始在阁里绘制功臣贤大夫的像,霍光被画在了第一位。到了成帝的时候,向全国征求遗书,于是便在石渠阁里大量收藏秘籍了。
兰台
兰台,是汉代中央档案典籍库,位于宫中,隶属于御史府,由御史中丞主管。汉代设置的负责管理档案典籍库的官员称兰台令史,“秩六百石,掌图籍秘书”,选能“通苍颉、史籀篇者”担任。西汉成帝后,兰台令史约有18人之多。由于汉代重视档案典籍的收集,兰台典藏十分丰富,包括皇帝诏令、臣僚章奏、国家重要律令、地图和郡县计簿等。皇帝文书多由御史大夫管理,其正本则收藏于兰台。东汉明帝时任咸阳人班固为兰台令史,奉诏修史,此为兰台典藏最盛时期。以后有一批著名学者先后任兰台令史,他们在兰台管理档案,典校秘书,撰写史书。班固在兰台除撰写《汉书》外,还完成了《东观汉记》的《世祖本记》和列传、载记28篇。
兰台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由于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后世称史官为“兰台”。又因兰台也是修史机构,后世把史官机构亦称“兰台”。唐高宗时(公元662年)曾改秘书省(掌太史、著作两局)为兰台。因兰台典藏档案最初为监察弹劾百官之用,故后世也有称御史台为兰台的。
东观
后汉将收藏图籍秘书的中心移至东观,东观收藏逐渐盛于兰台,修史遂移入东观。东观是东汉洛阳宫中殿名,建筑高大华丽,最上层高阁十二间,四周殿阁相望,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章帝、和帝以后,为宫廷收藏图籍档案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
汉代诸帝十分重视东观所藏典籍、档案的校阅和整理。东观藏有历朝注记、尚书所掌档案以及功臣功状和前朝旧典等档案。其中历朝注记为帝王或临朝称制的太后言行以及相关事迹的记载;也包括汉太史令之所掌,如五行历数、天人相应之记录。关于尚书所掌档案,史载称“故事”。南宫东观所藏之“故事”,为皇帝和大臣之诏策、奏疏以及实施情况的记录,是汉王朝最主要的档案。这些档案为尚书主管,故称“尚书故事”,因收藏于南宫东观,也称“南宫故事”。东观保存功臣之家奉命自我撰写的功状。除此之外,还保存有关官员的人事档案。
汉代众多皇家档案典藏处所中,只有“兰台”因其集地点、机构、官名于一体留传至今,为档案业内称道,成为档案、档案机构、档案工作者的代名词。
(B)(13)
新闻推荐
◎吴志维蹲守的孤独摄影:骆晓耘对于几乎365天浸泡在城市文明中的人们来说,一年里有141天隐藏在海拔4500-5100米的狭小隐蔽...
石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