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办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 ——甘孜州倾力发展民族教育纪实

甘孜日报 2016-09-09 00:00 大字

理塘县第三完全小学现代化的电教室。 (本报资料库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县(市)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创建“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科学谋划民族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政策支持、经费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确保教育优先。甘孜州教育系统凝智聚力,教育事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春天,全州教育系统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民族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教育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甘孜州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创了新的局面。

■本报记者 邓安华

从数据变化看甘孜州教育发展

“越是落后,越要大力发展教育”。这是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共识,也是全州人民的心声。为深入了解甘孜州近几年教育发展状况,记者日前走访了州教育局。

在谈到甘孜州近年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时,州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他说:“这几年基础教育的扩容提质是空前的。加快学前教育普及进程,农牧区学前教育从零开始到覆盖70%以上乡(镇),实现历史性跨越,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1.49%,较2010年提升33%和25%。注重义务教育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0年的68%提高至现在的93.7%;康定、乡城两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泸定、丹巴、九龙、炉霍四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推进普通高中集中办学工程,州内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较2010年净增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015年全州普通高考4887人参考,较2010年增加1709人;本专科录取人数4445人,录取率达到90.96%,较2010年提升40%。2016年全州有5566人参加普通高考,人数较2010年增加2830人,本专科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目前录取工作还未结束。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职业教育方面,甘孜州大力发展服务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现代职业教育。针对需要实施定向、订单培养,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和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教育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与此同时,全面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全州5年来累计送生15500余人,初次就业率达98.78%;切实加强州本土职业教育,先后建成省藏校、州卫校、州职业技术学校,本土中职在校生总数较2010年纯增68%。

来自石渠县的卓玛和邓珠以及理塘县的达瓦都是牧民的孩子,以前他们没有怎么上学,常年跟随父母的帐篷在草原上“流动”,家里非常贫寒,通过“9+3”这一免费教育机会,他们的人生发生了神奇的改变,他们由放牛娃变成了公务员、医生或教师……。由此改变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们家庭的命运。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有文化、有工作的孩子,他(她)就会带动这个家庭或家族改变。全州5年送生15500余人,可想而知,有多少个家庭在悄然发生变化,况且这一惠民政策还在继续,这种模式还在复制。送孩子到康中读高中的色达县牧民呷西激动地对记者说,他的大女儿通过“9+3”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了,现在又把二女儿送来康中读高中。他感慨地说:“教育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党和国家的政策真好。

从完善办学体系看甘孜州办学特色

由于甘孜州人口分散、信息闭塞,长期以来,很多农牧民子女“上学难”在甘孜州成为普遍现象。“起点低、底子薄、欠账大”是甘孜州落后的教育现实,只有践行“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饱含真情、满怀深情、充满激情、保持热情”的实干兴教理念,才能实现“底部突围”。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紧扣“全域甘孜儿女上好学”的战略目标,优化“城乡一体、大小结合”办学布局,全面形成了公办免费学前教育、普及均衡义务教育、集中优质高中教育、“两元一体”中职教育、公办免费特殊教育、覆盖城乡继续教育六大办学体系。突出寄宿制规模优质办学特色。采取适度集中办学方式,推进11个区域性集中办学区和57所区域或片区规模寄宿制学校建设,惠及中小学生7万余人;突出双语教育办学特色。构建了从学前到高中一二类模式并存、并重、并举的双语教育办学体系,畅通了从小学到大学藏汉双语模式直通渠道,双语教学覆盖92%的中小学校,较2010年提升18%;突出远程网络教学特色。树立“越是落后,越要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理念,着力打造“内地优质带动州内优质A平台”和“州内优质带动州内薄弱B平台”,让甘孜州各级各类学校都能实实在在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福利。信息技术带给学生的改变,不仅仅是优质的课堂资源,还打开了一扇获知新鲜事物的窗户。信息化也是提升德育实效的最好手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故事,一下子就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

“123”模式甘孜智慧教育总体架构基本形成,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乡(镇)中心校及以上学校达87%,班班通设备覆盖率达90%,教育信息化走在全省及全国民族地区前列;突出校园文化育人办学特色,建设校园文化精品学校238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能力明显提升。

从软硬件设施看甘孜州办学条件

五年来,全州投入各类项目专项资金62亿元,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校舍面积126万平方米,全州校舍总面积较2010年翻一番,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队伍增量提质,五年来,通过双选、公招、特岗招录等方式,新补充各级各类正式教师5196名,组建了1100名州级骨干教师及优质校长人才引领队伍,聘用州级兼职教研员100名,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培育工程。累计培训各类教师1.9万人,兑现落实区乡教师临时生活补贴、30年教龄退休教师一次性补助等普惠性政策和教育教学质量表彰奖励、骨干教师奖励补贴等激励性政策。

从教育改革看甘孜州教育惠民

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实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民族地区与内地教育同步发展”省级试点项目,推进寄宿制规模优质办学进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中职教育体系基础能力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推行教师‘县管校用\’改革,完善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开展托管模式试点,提升学校管理品牌、创新高中阶段学校管理模式,推行高中阶段教育管办评分离”六项州级教育改革。教育惠民广度覆盖。在认真兑现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和州内非义务教育资助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对学前教育实施免费教育计划,免保教费并提供免费午餐补助;从2015年3月开始又对普通高中实行“两免”教育计划,构建了15年免费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州落实各类资助资金23亿元。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甘孜州教育发展最快、学校变化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教育成效最好的时期。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全州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和国家关心关怀;得益于对口支援省(市)的支持和帮助,得益于州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全州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艰辛付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甘孜州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都有待提高,教师队伍量少质弱的问题亟待解决。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州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他说,目标已经锁定,任务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主动作为,全力而为,不忘初心,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州委“1236”发展思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行动,围绕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兑现承诺:全力创建“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为全面建成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新闻推荐

需要治牙的学生将陆续得到安排黄建林记者石小宏

需要治牙的“9+3”学生将陆续得到安排本报讯(黄建林记者石小宏)在省委、省政府关心下,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美牙行动”深入展开。3月23日,甘孜州石渠县的藏区“9+3”学生札札和她的119位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