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孜:啃下“高寒”硬骨头 开启脱贫新希望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8-23 00:00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琦 杜静 文/图

高寒牧区的甘孜州石渠、理塘、色达等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因高寒缺氧,当地群众多靠天吃饭、靠政策补贴度日,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四川最边远艰苦的县。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地区、一户村民掉队。”甘孜州委州政府掷地有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甘孜各级干部进农家、访牧户,察实情、摸家底,以实际行动兑现铮铮誓言。

8月,记者走进石渠、理塘、色达等县,亲眼见证了这片贫瘠土地上萌发出的新希望。在石渠县色须镇,成群的牦牛让草原充满了活力,蔬菜大棚里生机盎然,西红柿、甜瓜、西葫芦等长势喜人。

而在一两年前,没有人会相信,这样的环境和土壤能长出鲜嫩蔬菜,能种出如茵绿草,老百姓能办起合作社,靠产业致富。

啃下“硬骨头”,开启新希望,从老百姓舒展的笑容里,从热闹的牛棚与菜地里,记者感受到了牧民群众脱贫的渴望、致富的热情、勃发的信心。

牧区新气象

购物先“赊账”牦牛存“银行”

告别穷得揭不开锅的生活是什么滋味?石渠县虾扎镇的贫困户提前尝到甜头。

今年年初,虾扎镇自筹资金成立腾吉畜牧专业合作社,牧民自愿入股,以贫困户为主。合作社开办的腾吉超市,采取半公益化的经营模式,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可先拿生活必备品,后付钱。

“以前都是靠政策、等帮扶,有了滕吉超市后,在超市里买东西可以用签字代替付款,等在合作社上班挣了钱再还给超市,现在工作的劲头特别大。”合作社村民扎西说,生活有了着落,致富的干劲就更大了。

同在一个县的色须镇牧民泽让多登比扎西发展得快,已成了当地的脱贫“明星”。

过去,泽让多登和家人常年在青海和石渠间迁徙,虫草成熟时回石渠挖虫草,挣点钱又回青海,靠天吃饭、土里淘金的日子并不容易。

转折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泽仁多登听说,石渠县要成立合作社,牧民可通过牲畜、草场或技术入股。在青海练就一身种菜本领的泽仁多登带着种得一手好牧草的弟弟,靠技术入股了达龙合作社。

找到了技术能手,县里又组织了专家团队,携手援藏省市,一起教牧民种草、翻地、改良土壤、搭建大棚、育种育苗,硬是让草木不生的荒滩“长”出了大棚。

2015年,泽仁多登比往年多挣2万多元,弟弟也挣了5万元,比以前全家挖虫草还多挣2万元。

沾到喜气的贫困户不止泽仁多登。据石渠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尼美根绒介绍,达龙合作社2015年实现经营收入18.57万元,户均收入10319元。其中,红旗一村牧民组成的种草、灭鼠等十四个小组,创收95.39万元,户均收入7511元。

石渠有超市、大棚,理塘则有“牦牛银行”——藏青扎喇高原牦牛专业合作社。

不久前,理塘县藏坝乡的村民降央曲批用1头牦牛加入藏青扎喇合作社,因身强体壮,他和另外5户贫困户得到“照顾”,签订了3年的放牧合同,现在,他每年可领到4万元工资。

村民土登说:“我们这里草坝大,草长得好,喂出来的牦牛绿色无污染,每家投3000元买一头牛放到合作社,就像存到银行一样稳赚不赔,年底还可以从出栏的牛和奶产品的销售上得到分红。”

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的高寒牧区,是甘孜州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是全州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因为与农业相比,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与农民相比,牧民增收渠道更单一;与农区相比,牧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更大。

如今,种养合作社让甘孜州的石渠、理塘、色达等高寒牧区县展现出喜人的变化,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每一个牧民致富奔康的激情。

脱贫新路子

另辟蹊径求发展因地制宜展优势

15.3万平方公里的甘孜,是四川最大的藏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四大片区”之一。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薄弱、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高寒牧区更是甘孜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是“难中难”、“重中重”。

“到2020年,甘孜要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形势逼人。要脱贫,首先要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要在充分尊重当地牧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甘孜州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

尊重之上求发展,因地制宜展优势。

无论是石渠、理塘还是色达,牦牛资源都十分丰富,但眼看老百姓守着“钱袋子”却要“饿肚子”,拥有“牦牛银行”的理塘没有选择上门说教、“按头喝水”,而是引入蓝逸公司,开发新鲜牦牛奶等牦牛制品,盘活牦牛存量资产,享受到绵绵“红利”。

近年来,理塘一直在牦牛身上做文章,但因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保鲜困难等,当地牦牛奶产品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的家庭作坊阶段。

由于牦牛完全靠自然泌乳,每头牦牛每天平均产奶仅0.5公斤,产奶量是普通奶牛的三十五分之一。同时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牦牛只在6至10月产奶,产奶期不到普通奶牛的一半,因此牦牛奶被称为“奶中极品”。 而理塘牦牛大多生活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高山,牦牛奶更是“极品中的极品”

2014年11月,蓝逸食品公司派技术人员赴理塘县实地考察检测后发现,理塘牦牛产的牦牛奶,天然乳钙是普通牛奶的10到20倍,还含有普通牛奶所缺少的免疫球蛋白和共轭亚油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2015年8月,理塘县蓝逸公司成立,该公司在合同中承诺,将收益的10%用于扶持贫困牧户。

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翁登帮牧民算了一笔账,公司日处理量2吨,收购价每公斤14元左右,每天付奶款2.8万元,1头奶牛产奶期可挣700元,3个多月下来,集体牧场收益就有280万元左右。

目前,该公司除加工鲜牦牛奶外,还生产酸奶、冰淇淋等,已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高端市场。在建中的加工基地,建成后日处理牦牛乳将达20吨,能解决全县牧民的牦牛奶销路问题。

理塘县委书记格勒多吉表示:“牦牛奶是理塘5.9万农牧民的致富希望,我们将继续发展壮大该产业,打造理塘生态食品的龙头产品。”

脱贫新经验

精准脱贫比实功

科学发展重基础

中央和省委领导长期牵挂着藏区脱贫。日前,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甘孜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甘孜要紧紧抓住高寒牧区这个难点、基础扶贫这个重点、产业扶贫这个支撑、就业增收这个核心,创新扶贫思路、健全脱贫机制、精准扶持对象。

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也多次在扶贫工作会上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要找到‘短板\’、找准问题,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全面完成281个贫困村‘摘帽\’和3.2275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在牧区产业扶贫会上说:“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具有甘孜特色的脱贫经验,从精准定位,到确定方向;从方向确定,到落实政策;从政策落实,到转变方式;从方式转变,到调整结构;从结构调整,到建好专合,培育大户,每一步都有‘甘孜\’味道。”

正在摘“贫困帽”、穿“致富衣”的甘孜高寒牧区,趟出了一条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新路。

——抓实精准脱贫工作。

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列出年度“村摘帽、户脱贫、人销号”的退出计划,针对高寒牧区的地域特征、人口结构、发展基础找出脱贫症结、问题短板,将扶贫资源和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把扶持生产和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坚持科学发展畜牧产业。

坚持“稳牛、限马、发展羊”原则,重点发展以藏系绵羊、牦牛为主的生态特色养殖产业;以畜草入股、集体牧场、合作社集约经营等方式提高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培育新型专业合作组织。

——注重夯实牧区发展基础。

加快牧道、巷道圈、标准化棚圈、饲草料基地的建设,扩大“光明工程”实施范围,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加强通讯网络建设,加大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自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甘孜州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通过帮助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增收产业,让他们从被动脱贫转变到主动致富,从根本上解决高寒牧区的贫困问题。甘孜探索出来的新路子,值得肯定和借鉴。”

新闻推荐

踏雪破冰暖民心 ——石渠县开展“千人大下乡、千人大宣讲、千人大走访”活动纪实(上)

■刁海瀚“这么冷的天气,路上冰雪那么大,你们还坚持下来看望我们,党的干部太好了。”在离石渠县城余公里的真达乡普玛村,群众多吉泽仁拉着驻真达乡工作组组长土登的手激动地说。最近,这样类似的场景,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