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命禁区”写春秋

甘孜日报 2016-08-24 00:00 大字

(上接第一版)积极争取县牧定办和扶贫办支持,完成了2个牧定建设点59户4727.67平方米的统规联建工作,新建群众住房263户21040平方米,加固维修和风貌改造住房8936平方米,配套定居点村民活动中心和厕所、垃圾收集点;针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争取建设通村公路23公里,纵贯全乡的呷格32公里通乡油路已完成基础工程;积极争取“电力天路”将呷依纳入重点建设范畴,先后建设10kv线路16公里、0.4kv线路59公里、变压台区4个、入户工程1382户;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建设1所2000平方米学校,1所600平方米卫生院,使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增强广大牧民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产业脱贫,他更是不辞辛苦,深调研、拉赞助、跑项目,终于在尼达贫困村和扎绒贫困村组织群众分别成立起了石渠县尼达土特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扎绒村吉祥利民缝纫加工合作社及扎绒村现代摩托技修合作社,同时20亩人参果人工种植试点项目也在尼达贫困村全面铺开。这些产业脱贫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广大牧民群众的致富渠道,更是对改变牧区“等、靠、要”的现状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决战包虫病,守护百姓健康

包虫病素有“虫癌”和“第二癌症”之称,而石渠包虫病患病率高达14.99%,居世界之首。降村每每想到八若村扎西因包虫病而病亡,呷依村四郎措姆因包虫病家贫如洗的惨状,不禁潸然泪下。他在乡党委班子中提出“决战包虫病,减少传播途径”工作思路,从“风沙、水、牲畜”着手,积极争取实施退牧还草40万亩、草原鼠虫害治理工程10万亩、防沙治沙工程20万亩,有效减少了风沙传播包虫病的路径;积极争取先后建成包虫病示范安全饮水深井50口,建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41处,受益群众达6385人,有效减少了水源传播途径;积极争取建设牲畜暖棚380户,科技种草和卧圈种草10万亩,使部分群众实现了人、草、畜的分离,既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也减少了包虫病的传播;制定推出了《呷依乡2016年群众疾病防治知识手册》,发放至牧民群众手中,增强他们对包虫病的防治意识;努力帮助患包虫病的贫困群众外出就医,及时报销医疗费用,5年来共计救助了83人,补贴食宿费用4万余元。

“为党旗添彩,为党旗增辉”,这是对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降村的座右铭。

新闻推荐

王海萍在甘孜州调研司法改革工作时强调 着力提升两级法院执法 办案和司法服务工作水平

本报讯(候亮见习记者刘娅灵)近日,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海萍率队深入石渠县法院,调研甘孜州法院司法改革、争创“两个一流”等工作,并看望慰问了该院干警。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良军及石渠县党政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