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 ——甘孜州扶贫开发工作纪实之一

甘孜日报 2015-08-28 13:28 大字

编者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甘孜州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2001—2010年十年扶贫攻坚,全州有32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越温目标,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从2012年初的36.9万人减少到17.18万人,全州扶贫对象减少了至少一半以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倒计时嘀嗒入耳,对于甘孜州来说,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更需发力。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在希望的田野上》甘孜州扶贫开发工作纪实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走进甘孜扶贫开发工作的历程,逐一感受扶贫开发带来的新变化。敬请关注。

■ 罗林 本报记者 秦松

泥泞不堪的乡村道路被水泥沥青路取代,太阳能路灯美化、亮化了村屯环境,村民们搬进整洁靓丽的新居……

走进甘孜,放眼康巴,一桩桩扶贫实事随处可见——产业扶贫惠泽百村,产业扶贫带动万民,社会扶贫温暖民心……不拘一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不断涌现的亮点,展现出甘孜扶贫工作的生动画卷。

“当我们拿到这套楼房的钥匙时感到很兴奋,对于我们全家来说非常非常满意,现在都还有在做梦的感觉,感到真的很高兴。”在石渠县洛须乡一排排错落有致独具民族特色的小洋楼格外耀眼。2014年5月石渠县洛须隆塘扶贫连片新村第一期建设项目破土动工,当年11月完工并交付使用。洛登是第一户搬入隆塘扶贫新村的农民,“过去他们家只有十多平米的小木屋,镇党委政府、县扶贫移民局考虑到他们家的实际困难,给他们分配了这套120多平米的两层小洋楼。”对于今后怎样更好的利用新村优势发展产业,洛登说她将依托洛须地处三省区结合部便利的交通,金沙江沿江公路从家门而过这一机遇优势,把多余的空房用于旅游民居接待,明年开年时在镇政府的统一建设和管理下发展温棚蔬菜。

在乡城县青德乡仲德扶贫新村点,一栋栋漂亮藏房错落有致的挺立在交通便捷的公路边,在开阔的平地上,在苍翠的河谷间,精致的白色藏房装点着山河,更见证着搬迁农户的幸福生活,走进扶贫新村点,犹如进到别墅区。村内干净的硬化路面,完备的便民设施,整洁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公共服务,从村民脸上露出的喜悦可以看出,扶贫新村为大山里的贫穷村民扶出了新气象,扶出了新天地。

美丽新村建设点燃群众致富梦想。如今,村在绿中掩,人在绿间居的幸福村民随着环境的改变和来此观光的游客增多,市场经济意识也在必然萌芽,不再是死守着庄稼地耕种。通过政府规划引导,不少村民瞄准市场和各种商机开始了多种经营,腰包也开始逐渐鼓了起来。

以新村建设为载体,甘孜州将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较集中、贫困面貌较突出的地区划为重点片区,共投入33800万完成379个扶贫新村建设任务。一片片地规划、一片片地推进、一片片地脱贫,甘孜州按照农牧区扶贫新村的建设内容,围绕“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厨和建家、建棚、建产业)的工作目标,整合捆绑扶贫资金投入做到点面结合,整村推进,扶贫新村建设项目覆盖全州18个县308个乡39万人次,投资14000万元实施了28个藏区连片开发项目,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结合旅游全域化和美丽幸福新村建设,通过对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的整治和产业增收项目的培育,使重点贫困地区的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缓解和改善了这些乡村交通瓶颈的严重制约,同时农牧民的增收渠道得到有力拓宽,让农牧民切身感受到扶贫带来的改变。

笑意写在脸上,心中不再惆怅。初见成效的整村推进和新村建设让农民群众的生产劳作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悄然改变,借助藏乡田园生态,一批以家庭为单位的乡村农庄蓬勃发展,除了城里人到休息日来乡村静心养息,体验绿意生活,南来北往的游客也慕名前来小憩,探秘藏家风情,品位藏家文化,旅游的悄然升温让不少世代靠种庄家为生的群众轻松的赚上旅游钱。

新闻推荐

石渠县真达乡发现受伤雪豹

11月26日上午10时许,石渠县真达乡紫夫村像往日一样平静,村长白玛家中,10多名乡亲正忙活着储备过冬食物。“快来!雪豹!”有人突然惊呼,村民们先是一愣,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大家不约而同丢下手中的活向外跑...

石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