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石”情牵“生命禁区”变了样

四川日报 2014-07-05 12:47 大字

规划先行+产业扶持,对口援助重在授人以渔

□本报记者 苗曦 张彧希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平均气温-1.6℃以下,空气含氧量仅为成都的46%——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甘孜州石渠县,有“生命禁区”之称。

6月16日下午6时,四川日报采访小分队抵达石渠县城,由于氧气含量低,记者明显感到气紧。雪后初晴,居民洛加站在县城主干道金牛大道边,深棕色的脸庞笑起来后现出道道皱纹:“这条大道修好后,下雪天不用再穿雨鞋出来了。”

这条大道是成都市金牛区援建石渠县的第一条沥青路,我们的行走和体验从这里开始。

改变的不仅是城市面貌

全长5.37公里的金牛大道由金牛区出资3500万元援建而成,路灯、人行道、地下管网一应俱全。“在海拔4200多米的县城修建沥青路,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施工方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易说,当地每年的施工期只有5个月,施工难度大,且必须使用适合高寒地区的110号沥青,连一颗螺丝钉都必须从外面运进,造价比平原地区高30%。

正对着石渠县中学,有一片开阔的空地。这里原本是个广场,由于功能单一利用率低,广场上长满青草。“新的文化广场马上就要动工了。”石渠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李林指着广场西面一处空地,“由金牛区援建,这里即将耸立起4500多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包括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影院、室内体育场等。”“援建石渠,从理念、规划入手。要改变的不仅是城市面貌,更要突出文化特色与产业优势。”援建干部汪辉球说。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厚厚一大本石渠县城总体规划及六个专项规划。“以前石渠县只有单体规划,没有衔接性,没有城市定位。”李林说。在金牛区援助下,石渠县现已确立“强化两核、培育三极、发展两片”的思路。

新居“标配”蔬菜大棚

位于金沙江畔的洛须镇,有着“石渠小江南”之称。一条沿江路从镇边蜿蜒而过,路的一边,60户藏式民居已修到一半。

这里是由金牛区援建的洛须镇隆塘连片开发农牧民集中定居点,农牧民给定居点取名字为“金牛藏庄”。“这是石渠规模最大的扶贫连片开发示范点。”石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尼美说。

定居点小区内配套了村民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入户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光纤、水电等设施一应俱全,和城里小区没什么两样。

每户藏式民居旁都修建了一座8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洛须的海拔只有3200米,原本就是半农半牧区域,希望通过种植蔬菜,让老百姓多一条致富渠道。”尼美说,正因为如此,当初报名修房子时,60户的名额一下子报了80多户,“最后还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确定了入住人员”。

洛须镇的梦想不止于此。在金牛区的援建下,将带动其他农户广种沙棘、枸杞。在金牛区援助编制规划中,洛须也被确定为石渠的“两核”之一,将建成石渠的“副中心”。

文化旅游产业是石渠下一步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借助玉树巴塘机场,推出石刻文化、唐蕃古道,打造石渠全域旅游。”石渠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陈正友说。

同时,由金牛区牵线,当地正和成都进行“农超对接”,石渠的白菌、牦牛肉等农副产品有望走上成都人的餐桌。

每个乡镇配备B超机

48岁的四郎益西忘不了去年7月的那场生死接力。由于突发高烧,四郎益西被紧急送往镇卫生院,“多亏了那台B超机。”紧急会诊后,四郎益西被确认为肝包虫病,手术后,转危为安。

有着“虫癌”之称的包虫病,是肆虐高原牧区的病魔。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高发区,群众深受其害。援建中,金牛区给石渠县送来20台B超机,不仅保证各个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甚至连村上都配备了B超机。

“金牛区的援助远不止这些。”石渠县医院院长陈康说起挂职副院长刘晓宁就赞不绝口。刘晓宁给县医院带来新式剖宫产手术和胆道手术,“以前做这两种手术要坐3小时的车,到140公里外的青海玉树。”

近年来,金牛区不仅派出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到石渠,还通过双向互动、网络远程教学多种方式帮助石渠培训人才,提高医疗水平。

石渠县残联是金牛区对口帮扶的支援对象。除残疾人复明工程、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用具用品服务、居家无障碍改造示范点建设外,金牛区还将在县城投资200万元建起500平方米的多功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新闻推荐

四川省首个志愿活动激励计划启动——用奖励激活“沉睡”的志愿者

《两百万注册志愿者如何“动”起来》追踪本报讯(记者钟振宇)8月27日,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动了首个面向全川志愿团队和志愿者的激励计划。该计划每月对在“志愿四川”平台注册的志愿者团队及个人的活...

石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