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编织美好幸福画卷 ——色达县查启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发展记
村民正在编织毛毯。
■尹东云 本报记者 袁飞 张嗥 文/图
“查启村加工的民族服装、毛毯子、皮袋子这些手工艺品,不仅质量好还很精美,在我们这里相当出名”。初到色达县,记者就听闻当地老百姓对然充乡查启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制作的民族手工艺品赞不绝口。
色达县然充乡查启村距县城130余公里,有牧户92户,366人,全村牧民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来源单一,贫困程度深,全村有贫困户43户,贫困人口132人,是色达县今年21个贫困摘帽村之一。如此贫困的小村,是如何制作出既精美名气又不小的民族工艺品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查启村。
“大家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质量,要精益求精”。10月23日下午,记者刚到色达县然充乡查启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就听见专合组织负责人贡布旺登提醒着专合组织工艺品制作的工作人员。正在一针一线制作藏毯的扎西笑着对记者说:“我来这里一年多了,贡布旺登对我们的制作要求特别高,起初我们不理解,不过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只有好的品质才能有好的销量,好的销量才能让我们看到美好的未来。”
据了解,专合组织从2014年成立至今,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今天的38人。它通过将产品“拿出去”、牧民群众下“定单”等方式,将产品销往邻近的各县和周边乡镇。截止目前,已缝制冬、夏季各类藏式服装400余套,售出80%左右。同时,根据消费者需求,编织大小形状不一羊毛毡子260多对,已基本售完。
专合组织能有今天的成绩,自然离不开负责人贡布旺登的辛劳付出。谈到创业历程时,他感慨万千:25岁才走出家乡到县城茶房打工的他,一无文化,二无技术,而且身体还是二级残疾,重体力活根本没法做,自主创业在当时想都不敢去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见其它地方民族手工艺制品制作的新闻报道,触发了他的创业灵感,没想到这一想法不仅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带动了村上年青人的创业热情。“回忆当初,真的一无所有,就连买原材料的钱都是借来的,在建加工板房时,我们5人自筹的6000元也都是从四面八方借来的,在当时60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很担心,但现在好了,都基本还完了,感觉心里很踏实。”贡布旺登激动地说。
谈到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未来发展方向,贡布旺登充满信心,他说:“查启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现在刚起步,今年县乡组织的民族手工艺培训和到外地考察学习我都参加了,也派人到其它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好的县去学习。通过学习,感触很深,发现在经营管理、产品制作、加工工艺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争将产品走向市场,向‘定单式\’加工发展;另一方面制作便携精细民族特色产品,与全域旅游结合,让小针尖挑出一条脱贫增收的致富路。”
“我去年9月份到查启村任第一书记,第一印象就是当地村民很纯朴、善良,安于生活现状,贡布旺登的手工艺专合组织,让村民从思想上有较大转变,自力更生谋发展的观念已初具雏形,现在我们对该村脱贫摘帽充满信心”,查启村任第一书记洛让旺登在谈到查启村脱贫路时激动地说。
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的发展,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让党委政府对查启村未来脱贫奔康坚定了信心。据了解,然充乡为支持该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发展,乡党委政府帮助该专合组织找销路、找资金、找技术,多方筹集资金,为该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合组织争取到了25万元的扶持资金,20万元的周转资金和3万元的***贫困党员示范岗资金,联系点单位县委宣传部还为该专合组织添置了3台缝纫机。在该村的带动下,然充乡其它村也在思谋成立专合组织,让小针尖挑出更多的致富路。
新闻推荐
刘成鸣在色达县督导洛若镇“撤乡建镇”项目推进情况时强调 加快打造藏文化特色旅游风情集镇
图为刘成鸣在洛若镇督导调研。本报讯(记者杨杰文/图)在国庆佳节之际,州委书记刘成鸣在色达县洛若镇督导“撤乡建镇”项目推进情况,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色达县委第一书记向秋,州委常委、色达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