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40多个日夜 千里奔赴藏区 达州电力员工色达建起“电力天路”

达州晚报 2015-04-01 13:35 大字

2014年10月26日,这一天对于色达县塔子乡章柯村的托多及16户藏族同胞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从这天起,章柯村的十几户藏族居民就要告别酥油灯、牛粪照明取暖的历史了。12时15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合闸声,“来电了,来电了!”的欢呼声顿时传遍这个藏乡的小村庄。

随着章柯村的通电,色达县12个无电乡的电力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这也标志着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派遣400余名管理和施工人员,千里跃进,奔赴藏区,历经8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在年前让3776户无电藏族同胞用上安全、可靠、清洁的电力能源。

■郑林 王鸿基 本报记者 张瑞琦

传播光明

为藏区点亮希望之灯

在240多个日夜里,400余名电力员工,肩负使命,勇挑重担,无私地奉献在雪域高原,他们挥洒激情,传播光明,为藏区无电群众点亮希望的明灯。

色达县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业主项目部经理黎成已年近50岁,他从3月份带领第一批建管人员赶赴色达,便一直坚守在现场,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当问起他瘫痪在床的母亲谁照料时,黎成轻轻地回了句“都安排好了”,便岔开了话题。他说:“谁家没有一些具体困难,但公司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现在最重要的一是把安全把控好,二是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把工程顺利推进。”

杨开祥是项目部的技术管理专责,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跑现场解决协调施工中遇到一些技术难点。当初,在报名赴藏区参加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时,他有些犹豫,因为他的妻子刚怀有身孕,但一想到自己作为电网人的职责,在征得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后,还是毅然上了高原。每天,他都会给妻子打一个电话,听听妻子的声音,说说孩子的情况,同时告诉她自己在藏区的一些见闻。他告诉妻子,孩子出生时,就是他胜利归来日。

项目管理专责朱国钢,除负责一个标段的施工管理外,还要上报每天的工作进度表,到现场收集资料,负责对外宣传,以及与当地政府的一些工作对接,工作相对繁杂。为了不耽误工作的进度,原计划2014年5月回达州结婚的朱国钢,说服新娘延迟婚期。7月,新娘利用假期到色达探视朱国钢时,项目部为他们在工地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达州春暖花开 色达冰天雪地

色达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因曾在境内发现一奔马形黄金而得名,素有“金马”之称,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差的以藏民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2014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在藏区开展“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从此,色达与相距1200公里的达州紧密相连,与达州电力人情谊相牵。

2014年3月,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接到建管甘孜州色达县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后,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织400余人的施工队伍远赴色达,开展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这支队伍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员工,他们肩负使命,满怀期翼,踏上了出征色达、电亮藏区的行程。

还未出发前,他们不少人憧憬着这样一幅美景——春光明媚,绿草茵茵,种类繁多的野花竞相绽放,绚丽多彩。晨曦初露时,分布在牧场的帐篷里炊烟袅袅升起,散发出浓郁扑鼻的奶香、茶香,牧民们赶着牛羊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时而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婉转的牧歌声,远处一座座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加美丽,他们渴望住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经过3天车程,海拔从不到300米一路攀升到近4000米,他们一路领略了草原辽阔、雪山耸列、江河纵横的川西风光。从达州出发时,达州已是春暖花开的春季,而到达色达时,色达却还是冰天雪地的冬季,天空中飘着雪花,道路上鲜有人迹,数只野狗在街上游荡,眼前这一片萧瑟景象,让他们傻了眼。

高海拔让色达年平均气温-0.16℃,极端最低气温-36.3℃,极端最高气温23.7℃,长冬无夏,四季均可出现霜、雪。特殊的气候环境造就了色达无法种植农作物,吃的只有一些肉类,物资的匮乏、生活的贫瘠不是最主要的,只有平原三分之一的含氧量,让这些年轻员工有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流鼻血、心慌、整夜整夜失眠,不少人不得不靠吸氧改善。

坐车要戴安全帽 随身带着三件宝

色达县地域广阔,辖区面积达9338平方公里,而此次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涉及到的然充、年龙、康勒、泥朵等12个乡镇,都离色达县城相对偏远,单程都要四五个小时,运输条件极为不利。

2014年6月17日,记者随色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业主项目部的伍臣浩、杨开祥、王磊3人前往然充乡,一行乘坐皮卡车,路经藏居、寺庙、成群的牦牛后,开始进入无人区。大地上除了一层浅浅的牧草,就只剩一排延伸到远方的10千伏电杆,显得孤寂而挺拔。在枯燥的行程中,蓦然回首,看见年龄稍长的伍臣浩不知何时头上戴了顶安全帽,记者打趣他安全意识太强了,他则微笑不语。过了一段,路况开始变差。猛然间,车身剧烈颠簸,只听后排分别传来一声沉闷的和清脆的撞击声,然后是一阵呼痛声。只见杨开祥抱着脑袋,痛苦不堪;王磊则双手撑住车顶,一副侥幸模样。伍臣浩安然地扶了下安全帽,“教训”两个年轻人,“现在知道安全帽的作用了吧?”小杨、小王恍然大悟,马上找来安全帽戴好。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安全帽撞击车身发出的“咚咚”声此起彼伏。

翻过3座高山,路过亚龙、大则、康勒、克戈4个乡,经过5个多小时的“全身按摩”,中午1点20分,终于到达然充乡呷甲村。施工队伍正在用午餐,饼干、罐装八宝粥、矿泉水,“菜单”很简单。短暂休息后,施工继续开展。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记者拿着摄影器材,快走几步,已经有点气喘吁吁。施工人员却要登杆作业,要牵引放线,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施工人员身上的一个小包引起了记者的好奇,杨开祥告诉记者,那里面装的是件雨衣。除工具包、水壶外,这是高原外线施工人员必备的法宝之一。记者的疑惑没过多久便得到解答。刚刚还晒得人脑袋发晕的太阳不见了,一片乌云压来,天空中居然飘起雪花。一分钟后,雪花变成了冰雹,虽然很小,但也砸得身上隐隐作痛,砸得头上的安全帽当当作响。再过了两、三分钟,冰雹又转化为雨水。施工人员熟练地把雨衣穿好,原地挨淋。因为这里实在没有避雨的地方,没有建筑,没有树木,最高的物体就是一排排整齐的电杆。半个多小时后,雨停了,天空再次放晴。“一天就可以让你领略到一年四季,这里不错吧。”施工人员打趣道。

新闻推荐

成都市首届新春志愿公益嘉年华启动

写春联送“福”字、免费理发、义卖义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浓浓的年味儿提前带给蓉城市民。昨日上午,四川省“暖冬行·爱传递”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暨成都市首届新春志愿公益嘉年华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志...

色达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色达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