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象设计师身在幕后灯火阑珊处
6月17日下午5点多,成都西南剧场,几个拿着演出服的年轻人忙不迭地在前台和幕后穿梭,这时,离省曲艺研究院的年度大戏《蜀川风雅颂》正式首演还有两小时。这几个年轻人,正是这场演出的艺术形象设计师,他们都是沈龙团队的成员。“当大幕拉开,演员们闪亮登台时,反而见不着我们的身影。”沈龙说。
其实,每一场演出的精彩呈现,都离不开艺术形象设计师幕后的付出。今天,记者带你走进艺术形象设计师的世界。
□本报记者 李思忆
一个人做过所有环节
“沈老师,这件衣服演员穿起有点大,您看看怎么办?”一个年轻女生拿着戏服在台下找到沈龙急切地说。沈龙撇开手提电脑上正在修改的设计方案,一手接过戏服,看了几秒后说:“问题不大,我一会儿改几针,实在不行就启动第二套服装方案……”
这时,悠扬的四川清音在剧场内响起,蓝色、绿色和温暖的黄色灯光在舞台上交替出现,清音演员穿着合体的旗袍曼妙地走上舞台,一切都笼罩在一种温婉的氛围中。“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沈龙心满意足地摸摸下巴。“一场演出的艺术形象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包括服装、梳化和舞美的打造,以及演出时整体视觉的呈现效果。”沈龙介绍说。
1998年,在成都木偶剧团工作的沈龙去日本一家造型设计公司学习了3年。他发现,在国外,通常每台演出都有一个“视觉指导”的职位,负责统筹协调舞美、服装、梳化甚至摄影等工作。而当时我国的演出分工中,服装、梳化和舞美都是分开的,专业院校也没有设置相关专业。回国后,沈龙致力于艺术形象设计工作。2006年,他获得我国第一批由文化部认定的“艺术形象设计师”资质。
如今,沈龙在北京、四川、宁夏等地有了自己的艺术形象策划团队,业务范围包括舞台形象设计、服装及道具制作、美工打造、演员化妆造型以及舞台服装租赁等。“在我还没有团队的时候,一个人做过所有的环节,所以我针线活不错,不管什么布料,我看一眼就能预想做成服装后的效果。”
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舞台上,正在上演的节目是四川盘子《三会迎春》。沈龙向记者解释:“这个节目讲的是老成都的灯会、庙会和花会,‘三会\’都发生在新春之际,所以在演员的服装用色上,我选择了最能代表新春喜庆的大红、大绿。”记者发现,演员的上衣部分有绵竹年画和剪纸纹样,而裤腿上则有最能代表成都的芙蓉花。
为了在设计中加入更多人文元素,沈龙在台下做足了功课。在做川剧《尘埃落定》的服装之前,他就在阿坝和甘孜做了深入的采风。“阿坝州每个县的服装有不同特点,我都记录在案。”沈龙边说边从腋下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开让记者看,里面除了灵感乍现时随手涂画的设计手稿,还有各种文字标注,“虽然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现在成了我主要的工作工具,但是笔记本里的东西才是精华所在。”
去年,代表四川拿了几项大奖的民族歌剧《彝红》的服装设计初稿也出自这个笔记本。“《彝红》的服装用色上是非常创新的,舞台上3个主角都有其代表的颜色,尼扎莫用了黑红黄的配色主调,依沙果果用了土白和深孔雀蓝的色调,乌呷用了蓝、紫和蓝绿的主调,并且从童年一直沿用到成年,这样观众就很容易分辨。”沈龙说,而服装所用彝绣图案,也是在为剧情服务,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虽说设计师有创新,但并非“随心所欲”。《彝红》中,沈龙采取一个场景一个色系的设计理念,用黑蓝色再现彝人生活场景,用橘色、土黄和咖啡色表现火把节里喜庆的人们,用土白、紫和蓝绿表现果基头人去世后的凝重和悲切,用酒红、黑、黄来表现抢亲的民俗风情。“这些都来源于生活。”沈龙说。
随时应对演出突发状况
突然,记者听到沈龙对身边的伙伴说:“男主角的裤腿好像大了一点儿,不太合身,再改一次。”“没问题。”伙伴火速赶往后台。“做这一行,就要随时应对舞台上的突发状况。”沈龙说,2007年的一次经历,让他至今想起来都后怕。
那是在天安门广场举办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大型演出,他担纲服装总设计。“开场演出需要100个演员穿京剧武生服装一起上场。”沈龙回忆,当时为了短时间内凑够100副京剧武生背后的“靠”,他先后联系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几个省市的京剧院,“京剧中穿‘靠\’的人本来就很少,几个京剧院同色的‘靠\’更少,凑下来与总数相距甚远。”
最后,沈龙决定自己赶制“靠”。不过,问题又来了,由于他所需要的“靠”在用色和做工方面和传统京剧中的“靠”有区别,戏服加工厂的师傅都不愿意接他的单,“没办法,我只有自己动手做。”沈龙找来8个好友一起赶制,但直到最后一天排练,戏服都没做完。他又跑到大学里请了几十个兼职打工的学生,在一个居民小区的露天花园里熬了一个通宵才总算做完。“如果真赶制不出来,节目效果呈现不了,我简直无颜面对观众和导演。”此后,沈龙每接一个项目,都会准备好备用方案。
近几年,随着国内演出市场越来越火爆,国内观众的审美能力也在提高,这对于沈龙团队来说更是充满挑战。“以前进行一台演出的艺术造型设计,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现在经常要求我们在一周内就要完成。”
“我们的工作就是‘造美\’。”沈龙说,普通观众很可能无法注意到他们幕后工作的用心,但是只要观众看完演出后报以掌声,这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
甘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