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在第8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贵州青年志愿应急救援服务总队的志愿者来到贵阳市南明区甘荫塘小学,向学生讲解防灾减灾自护自救知识,并举行模拟地震、火灾等灾害的紧急疏散演练。 新华社发在“5·12”汶川地震8周年和第8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四川省2016年省级防震救灾综合演练在宜宾举行,来自公安消防、矿山救援、医疗救护等相关单位的1200余名专业队员参加。5月10日,救援人员在演练现场进行“搜救”。 新华社发
编者按: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被确定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防灾减灾的宣传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扎实抓好甘孜州防灾减灾工作,连日来,州、县(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州减灾委的要求,切实把防灾减灾社会动员作为一项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和常态化的工作抓实抓牢抓深抓细,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向广大民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紧急避险常识以及自救互救技能,着力增强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知度、支持度与参与度,努力提升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的防灾减灾意识。为配合抓好此项宣传教育活动,本报特推出“防灾减灾日”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回应“地震四问”
■新华社记者 吴晶晶
今年是河北邢台地震50周年、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也是“5·12”汶川地震8周年。在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接受记者采访,回应四大地震热点话题。
一问
我国地震形势如何?
今年3月以来,全球7级以上地震频发,引发广泛关注。这种全球强震频发的态势对我国地震活动有什么影响?
潘怀文介绍,从近期看,我国大陆1到4月共发生5次5级以上地震,总体看地震活动水平不高。从全球强震活动看,今年3月以来全球7级地震多发,近一个半月发生5次7级以上地震,这种活动频率已经超过了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发生18次7级以上地震的平均频率。这些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东西两端及环太平洋地震带,显示我国周边动力作用增强,有利于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起伏。
“但必须指出的是,全球强震连发对我国地震没有明确的预测意义。一个地区是否发生地震,主要取决于本地区是否具备发生地震的条件,周边环境只起到应力触发或扰动作用。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主要还是受自身应力积累规律的影响。”他说。
潘怀文指出,自2004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大震频发。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这种强震频发的格局还将持续,全球确实处于强震相对活跃时段。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陆及西部边境附近100千米范围内自2001年以来已发生15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包括3次8级地震,也处于强震相对活跃时段。
据介绍,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特点一是地震多,我国大陆每年平均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3到4次6级以上地震、0.7次7级以上地震;二是强度大,200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20次8级以上地震,仅有3次位于大陆内部,均发生在我国大陆及边缘;三是分布广,我国大陆有30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20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2个省份发生过8级以上地震;四是震源浅,我国大陆94%以上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40公里,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就比较强烈。
二问
我国地震预测预报水平究竟如何?
地震预测预报至今仍是世界上未解决的科学难题。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如何?
“近几十年来,我国有30多次不同程度短临预报成功的案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减灾效果。”潘怀文说,我国已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长、中、短、临渐进式的地震预测预报思路,发展了多学科综合方法,建立了年度、年中、月、周常规会商和紧急、加密、专题震情会商的工作机制。
他说,目前地震预测科学水平总体较低,但十年尺度的中长期预测对西部7级和东部6级左右地震把握相对较好;1到2年内的中期预报可以确定年度地震危险区,对6级左右地震总体预测效果相对较好,对5级以上地震的预测准确率约在30%;短期和临震预报更为困难,目前仅能对少量特殊类型的地震做出有一定实效的短临预报,例如1975年海城7.3级地震、1999年岫岩5.4级地震的成功预测,主要基于逐步增强的前震活动。
“地震预报还将长期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我们目前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短期和临震预报。这就是地震预报的现状。”潘怀文说。
当强震发生后,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震区是否还会发生更大地震。潘怀文介绍,统计显示,在我国大陆的地震中,主震-余震型、孤立型共约占80%,也就是说80%的地震之后不会发生更大地震。
三问
我国防震减灾的重点区域有哪些?
潘怀文介绍,根据我国中强以上地震及活动地块的研究,我国大陆及邻区可以划分出青藏、西域、南华、滇缅、华北、东北亚等6个Ⅰ级活动地块和拉萨、祁连、滇西、天山、东北、燕山、南海等22个Ⅱ级活动地块。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大陆所有8级以上地震和86%的7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块的边界上。
“基于强震活动的构造块体划分,通过地震和震害预测的研究,考虑到地震致灾因素、人口密集程度等情况,我们确定了防震减灾的重点地区,如纵贯我国大陆的南北地震带、新疆地区的天山地震带、大陆东部的张渤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等,要切实提高防震减灾的综合能力和实效。”他说。
当前,我国地震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实现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地震网络。我国目前有32个区域级测震台网中心和1个国家级测震台网中心,实时汇集和处理1098个地震观测台站的资料。台站间距集中在50至80公里。
“目前我国的地震监测、速报能力在国际上已处于先进水平。”潘怀文说,在地震监测能力方面,对国内地区整体监测能力下限达到3.0级,人口密集地区达到2.0级,首都圈等重点区域达到1.5级甚至1.0级以下。地震速报可以在震后1到2分钟内给出自动速报结果,10分钟内给出正式速报结果。
四问
我国地震预警工程有何进展?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不同,是指在大地震发生以后,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快速发布警报信息。
潘怀文表示,地震预警作用重大,日本的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2秒,地震死亡人数能减少25%;预警时间为5秒,死亡人数能减少80%。但其局限在于震中附近地区是预警“盲区”。
他介绍,我国的地震预警起步较晚,但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建设了两个示范性地震预警台网,即首都圈地区预警台网和兰州地区预警台网。
据介绍,2015年我国在京津冀地区、福建沿海地区以及川滇地区启动了简易烈度计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同时在广东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以10至15公里平均台站间距建设密集型地震预警观测网络,针对社会公众、学校和特殊行业开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示范,力争能在震后5至10秒发送地震预警信息。
潘怀文透露,全国范围的地震预警工程目前已完成总体研究规划,以及预警台站的台址勘选工作。在项目完成建设后可实现公开向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地震是大自然现象
地震,是地球的某个部分在内外力作用下突发剧烈运动而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也称地动。地震主要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能量,使大地摇晃,造成严重破坏。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因此,地震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 “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动物异常未必地震
地震的发震时刻、地震的震中位置和地震的震级称为地震的三要素。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引起海啸的基本条件是:震源条件。震源断层垂直差异运动越大可能产生地震,相对错动速度越大、面积越大,海啸也越大。震源区水深条件。深水区比浅水区易于产生海啸。破坏性海啸其震源水深一般约200米,灾难性海啸的震源区海啸在千米以上。震级和震源深度条件。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可产生破坏性海啸;震级在 7.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40公里以内可产生灾难性海啸。
据历史资料和现代实地调查,在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一些动物往往会出现惊恐不安、狂奔乱叫、萎靡不振、不进饮食等行为异常现象。但并不是说凡有动物异常就一定有地震发生。由于季节变化、气候影响、环境的改变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活动及病理情况等,都有可能造成动物的行为异常。所以,动物行为异常反应并不都与地震有关。
不信不传地震谣言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听到地震谣传,市民应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防震避险因地制宜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选择合适地基,土质坚实,地下水埋藏较深,地震时地基不致开裂、塌陷或液化。建筑物平、立面要力求整齐,高度不要超过规定,尽可能使开间小,隔墙多,以增加水平抗剪能力。建筑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联结部位或薄弱环节要加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同时必须保证建材和施工质量。避震时,应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等等。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本报综合消息)
我国加快推进突发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新华社电 北京空气重污染,qq弹窗、歌华有线全频道滚动字幕发布红色预警信息;台风即将登陆广东沿海,农村大喇叭紧急广播,气象信息员沿街敲铜锣提醒村民防范;暴雨降至,手机短信、微博、微信收到暴雨预警信息……记者10日从在广州结束的全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我国正积极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应用,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预警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抓手。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会议上说,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实践中,我国已逐渐形成了“政府应急办组织协调、气象部门承办落实、多部门协作推进、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要加快推进国家、省、市、县(区)4级互联互通的预警发布体系建设。”国务院应急办主任李晓东说,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的关键,要切实将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成应急工作的第一声音和权威声音。
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邹建军介绍,广东在充分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还拓展建设了微博、微信、农村大喇叭、手机短信等10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广东已建成1139个气象服务站和5852个预警大喇叭,3万多名气象信息员分布在全省各地,全省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到90%。”邹建军说。
广东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省份之一,目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824处。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黄奕锋说,广东选取了17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固定的仪器设备,对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有关动态数据可实现自动记录、传输和及时发布。
我国综合减灾基础依然薄弱
将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新华社电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10日举行的第七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综合减灾基础依然薄弱,将切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开展工作。
“目前我国综合减灾基础依然薄弱,现有减灾救灾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重救灾、轻减灾的倾向仍不同程度存在,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仍有差距,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重复受灾等问题突出。”窦玉沛表示,同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还面临着灾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防灾减灾救灾任务不断加重等诸多挑战。
作为政府救灾力量的有力补充,社会力量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窦玉沛表示,要加强研究社会力量和市场手段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研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协调服务平台,完善社会组织等参与应急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心理干预、宣传教育、恢复重建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保险等市场手段的作用,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等。“十三五”时期,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据介绍,本届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200余名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灾害管理人员围绕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综合风险防范与安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产业发展、防灾减灾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人才培养等进行了研讨。
新闻推荐
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甘孜州组织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张涛)为提高社会公众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集资,5月13日上午,甘孜州在康定情歌广场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
甘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