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孜土豆“上网”记

四川日报 2015-08-02 08:21 大字

意外“触网”后,一个由农民组建的专合社率先走上电商销售之路——

□高启龙 本报记者 冉倩婷

看不见的互联网,翻过山岭,经过碧蓝的天空、青翠的草地,来到甘孜州康定市三合乡江坝村,“粘”在了村民杨平富正挖起的一颗大土豆上。

7月13日,杨平富把挖出来的圆滚滚的土豆装上直达成都的货车。“早就在网上被预订啦,6块钱一公斤,运费客户出呢!”

杨平富是三合乡三祥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这个专合社是甘孜州首个以电商为主要渠道销售农产品的专合社,不仅走出甘孜到成都设立“电商推广中心”,还正在打造自己的现代物流体系。

现在,103户社员正跟随专合社的“电商推广计划”,将甘孜州的特产不断送到互联网另一端的消费者手上。

多出来的几十吨土豆让村民意外“触网”

去年夏天,几十吨多出来的土豆让三合乡村民意外“触网”。

三祥专合社于2014年5月底成立,吸纳了103户三合乡农户,成立两个月后,就遭遇几十吨土豆“滞销”的问题。

过去,三合乡的农民种地一般就供自家吃,这次土豆丰产,多出了几十吨。有成都的收购商出价每公斤1.4元,农民觉得价格低,不太愿意卖。

村委会主任骆有林急了,他和村民们几番商量,想出一个点子:“能不能把土豆拿到网上去卖?”

骆有林找到当时在县里做电商的华庆祥,一说,双方都有兴趣:“那就试试!”“试试”的结果,让此前根本不知道电商是啥的村民们都惊呆了——短短十几天内,几十吨土豆卖得干干净净,还卖出了每公斤6元的高价。这批网销土豆,让家家户户少的增收3000多元,多的增收1万元以上。

首次成功“触网”,让专合社打开了思路。村民们把华庆祥留下来,请他当了合作社社长。“甘孜州有独特、优质的自然环境,出产很多好东西,虫草、松茸、藏红花、花椒、土豆等,质量上乘,但给老百姓带来的收入远低于市面价值。”华庆祥分析,以前甘孜老百姓卖特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卖给来旅游的人,另一种是卖给收购商,“来旅游的人带不走太多的东西,而收购商的价格又压得很低,例如松茸收购价每公斤100元,拿出去就卖每公斤300元,大部分收益被收购商赚走了。”综合考虑后,三祥专合社将销售主要渠道定位为电商,决意吃“电商螃蟹”。

电商直销减掉中间环节让村民收入翻番

“滞销”土豆卖出去后,三祥专合社立即开始构建自己的电商渠道。

三祥专合社开设了微店、淘宝店,在阿里巴巴和一些微商平台进行产品推广,通过这些电商渠道销售虫草、松茸、羊肚菌、土豆、花椒等特产,到2014年底,电商渠道实现销售收入832万元。

卖同样的农产品,社员的收入比起往年至少翻了一番。

“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产品,价格与市场价格齐平,由于减掉了中间环节,专合社社员的增收效果显著。”华庆祥以即将收获的花椒为例说,三合乡几乎家家种花椒,以往每年收购商只给每公斤40元左右的价格,而市场上的零售价约为100元,是收购价的2.5倍。“专合社电商渠道销售花椒的零售价与市场价差不多,去年给社员的收购价是每公斤84元,涨了一倍多,社员都高兴得很。”

三祥专合社还主动为客户提供“可追溯体系”:除野生农产品外,客户只要扫扫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道自己买的特产是哪个地块种植或者养殖的,可以看到它的生长图片等。“我们还提供咨询服务。”华庆祥介绍,如果客户对食用菌烹饪方法不了解,还可以在微信、淘宝旺旺上进行咨询,“通过我们的营销推广和口口相传,目前客户群体越来越大”。

在成都设电商推广中心帮村民抢市场

越来越多的订单,让三祥专合社决定走出甘孜州。“我们需要获得更快、更及时的市场信息,发展更多的集团客户。”2014年底,三祥专合社电商推广中心在成都高新区设立,专门负责店面设计与维护、客户群分析,以及线上接洽、线下洽谈并签订合同。“除了已有的电商渠道,我们在京东、一号店的建店申请正在审核中,自有网站预计下个月初步试运行。”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环贡嘎山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开赛

本报讯(高启龙)8月21日上午,以“人类极限、世界贡嘎”为主题的“2015中国·甘孜环贡嘎山国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在甘孜州康定市情歌广场开赛。来自中国、英国、比利时、西班牙、捷克、摩尔多瓦...

甘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