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化“走转改”我们在路上

四川日报 2013-11-08 14:58 大字

(上接01版)从推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两个跨越”深入人心,到为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从直击“4·20”芦山地震,“7·9”洪灾,到助力灾后重建、产业振兴……广大新闻工作者把“走转改”与挖掘四川特色亮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记录进步与辉煌,见证艰险与拼搏,传递壮举与大爱,激扬新风与正气,奏响了四川最强音。

为把镜头版面更多地留给基层群众,今年以来,党报党台率先改文风规范政务报道,精简领导报道和会议消息,集中推出“民情热线”、“蹲点记录”、“四川图变”、“我们在基层”等一批特色专题专栏。一减一增间,“短、新、实”的清新文风蔚然成风。

各地基层群众纷纷反映:报纸版面、电视新闻变得更生动实在,更吸引人了。

转作风改文风 新闻之树根深叶茂

不断推出精品力作的同时,全省新闻战线注重把“走转改”与构建践行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相结合,在叩问现实、关注民情,整合资源、解决问题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华西都市报》记者攀上海拔1400多米处的悬崖峭壁,“天边小学”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最终推动汉源县古路村小学迁移下山,并启动西南首个由媒体发起的公益基金会“华西圆梦基金”资助该校学生。

成都电视台将“走转改”系列报道与96110成都文明热线连接起来,报道注重反映民情民意。四川在线用“民生直通车”架起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间的桥梁。四川新闻网“回音壁”等栏目及时刊发群众留言,向有关部门反馈群众呼声……

这些实打实的“走转改”举措,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拉近了新闻媒体与基层群众的情感距离,更使全省新闻战线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是谁?在《四川日报》记者张守帅看来,新闻媒体是重要的“社会公器”,既要宣传党的主张,也要反映人民的意愿,绝不能夹杂私心,谋求私利,搞不正之风。而在参与芦山抗震救灾报道的《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看来,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做信息的传播者,更要做正能量的传递者,胸怀责任和使命,始终站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为了谁?两年多的“走转改”生动实践,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人心。“为老百姓服务,新闻才有灵气。”乐山广播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记者毛懿凡言简意赅。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绵阳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涛的答案是,“身入,更要心入”,只有真正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捧回带着泪珠和露珠的作品。

依靠谁?“根基在群众,智慧在群众,力量在群众。”甘孜州电视台新闻部记者刘云认为,只有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锻炼品质、净化心灵、改进作风。

“真正的新闻还是走出来、跑出来、泡出来的。”南充日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何德敏的体会是:根扎得越深,新闻之树才越根深叶茂;拜群众为师,文风才能发生质的变化。“走转改,到一线去,少不了艰辛、汗水,甚至危险,然而这艰辛、汗水甚至危险,蕴藏着的却正是新闻的价值真谛;坚守操守,恪守底线,无法回避各种面具下的诱惑威逼,而正是在与这些形形色色的诱惑威逼对决中,才彰显出一个媒体人的本色,才守护着新闻事业所独有的声望和力量。”《遂宁日报》记者姚波动情地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转改”绝不是一阵风,而应该成为每一名新闻记者永恒的追求。

解决好“什么时候说”、“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坚守新闻真实生命线,提倡“短、实、活”……10月底召开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对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标找差距,当前全省新闻战线在时度效的把握上、新闻报道创新尤其是文风改进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走转改”中学习成长,四川新闻工作者坚定跋涉在路上。

新闻推荐

“大爱无疆情暖中华”援建活动进甘孜

本报讯(记者李龙俊)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培训、选拔培养甘孜籍空乘人员、编制“康巴印象”舞台剧等保护康巴藏区文化……12月20日,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等联合甘孜州主办的“大爱无疆情暖中华”促进民族...

甘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