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罗向明图片由德阳市人民医院提供悬壶济世栉风沐雨杏林

四川日报 2012-10-25 17:36 大字

□罗向明图片由德阳市人民医院提供

悬壶济世栉风沐雨,杏林芳华香满人间。德阳市人民医院,从1943年的1月,经历了70年的风雨洗礼,走到了今天。

七十年,一路星夜兼程的跋涉;

七十年,一首催人奋进的诗篇;

七十年,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

70年,德阳市人民医院从一个只有9人的“破庙小院”发展成为如今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一代代德医人将“仁”付于患者,将“爱”托于社会,以70年始终如一的行动书写出了“大德为医、大医在德”的动人篇章。

70年

德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座“破庙”走出,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医技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

德阳市人民医院的成长深深镌刻着时代烙印,回首峥嵘岁月,多少前辈为医院的诞生、成长、强盛添砖加瓦、风雨兼程。

德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3年1月19日,前身为德阳县卫生院。1950年1月,德阳县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易名德阳民众医院,次年恢复原称。1978年,德阳县人民医院改称德阳县第一人民医院。1983年德阳建市,根据该年底德阳市委的决定,于1984年将原德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升格为德阳市人民医院。

据德阳市卫生志记载,1942年秋,德阳县建立卫生院筹备处,但因建院费不足,只好利用旌阳镇南街 “药王庙”旧址,因陋就地加以维修组建。组建之初,全院只有9人,业务用房15间,约300平方米,日应诊量20—50人次,仅能开展内科常见病诊治。

70年世事沧桑变化,坐落在川西小城的这所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创新,伴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沿着一条从未有过的道路前行。70年风雨兼程,当初从南街“药王庙”白手起家的9名医者一定不曾想到,今天的德医在经历了挣扎和阵痛后,拥有了坚韧的翅膀,即将破茧成蝶。

昔年的“药王庙”早已难寻踪迹,而在旌湖畔一座现代化三甲医院拔地而起。走进德医,广场花园廊道两侧绿树成荫,花香扑鼻,崭新的海油内科大楼醒目挺拔,门诊大楼内人多而不失秩序,身着统一制服、面带热情笑容的导医亲切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位于旌南片区的德医旌南分院与本部相比,更显小巧而精致,今年7月28日新成立的健康管理与治未病中心设在这里,中心古色古香,不像看病治疗的场所,倒似文化诗意般的游园。

曾于1989年到1999年期间担任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现已退休的常致坚老院长用“翻天覆地”来概括医院7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变化。“医院的变化太大了,同20年前我上任当院长时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刚从外地调来当院长时,医院只有一台国产救护车;没有大型设备,只有一台国产X光机。那时候,化验室数白血球只有在显微镜下数,血、尿分析仪也没有。整个门诊、住院楼就是一幢上世纪50年代修的大楼,前面是门诊,后面是住院部,中间是手术室。病房里没有氧气,连氧气瓶都不够,电话还是最老式的手摇机。以前做造影要到五医院,氧气瓶要送到二重厂去灌,没有电梯,回来还要由医务人员抬上楼。用电没有专线,做一个大型手术还要去和供电局协商停不得电。

如今,德阳市人民医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均已迈入一流三甲医院的行列。医院专业设置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拥有床位1300张,在职职工1541人,有四川省重点专科5个,疾病研究所(中心)及实验室17个。其中产前诊断中心为德阳地区首家,区域性乳腺癌防治网络中心开国内先河。有博士、硕士研究生14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名。年门、急诊量117万余人次,住院病人4万余人次。

70年

奋进德医不断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十年拼搏,开启了德医高速发展的十年

改革是原动力,改革是发动机。回首德阳市人民医院的70年,是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70年。

无论是在建院初期,还是在德阳筹建工业区时期,抑或改革开放以后,德阳市人民医院始终秉持悬壶济世的医风,仁心如一,开拓进取,变革创新,护佑老百姓的生命安康。

早在1978年,顺应时代需要,当时还是“德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德医,便开始推行院长负责制。德阳建市后,德医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由原县、乡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地区及附近市、县、乡。医院加速了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和医疗、生活用房建设,至1990年底,已逐步成为本地区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并开始在本地区率先启动了国家“二甲”、“三乙”、“三甲”医院的争创、达标等工作。

百川奔流,惊涛拍岸。2002年,走过60年历史的德医,站在了改革的风口浪尖。

这年,德阳面向全国招贤纳才,德阳市委、市政府的破冰之举,掀开了德医发展恢弘的篇章。时年仅36岁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助理赵鲁平博士作为德阳市委、市政府的引进人才,出任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在医院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他是最年轻的一位院长。回过头来看,或许也正因为院长年轻,敢拼敢想敢冲,因而加快开启了德医高速发展的10年。

赵鲁平刚到德医时,面临诸多困难。政府投入不足,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计划经济下遗留的机制、观念落后,存在等、靠、要的现象;从人才、设备到收入分配机制都不够理想,最为突出的事实是开电梯的与拿手术刀的待遇没有多大区别,职工缺乏内动力;技术尖子缺乏,全院仅有2名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匮乏,导致医院骨干不多,吸引病员不够,同时医院环境亟待改善。深入调研后,他立即召开院班子会议,誓言突破瓶颈,闯出新路,提出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中变,五年大变,十年大成”。

德医全面改革随之启动——

致治之要,育才为先。从2003年起,德医首开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之先河,以中层干部竞聘、全员聘用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为纲;以引进国内外人才、年薪制、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为辅;制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提出了“人员英才化,学科项目化,医院学院化”的“三化”发展战略。

另辟蹊径,借力而为。2003年以来,随着成德绵经济带的快速崛起,德医这所年轻的三甲医院突然被困在成都和绵阳两座飞速发展的城市中间,发展遭遇瓶颈。德医在重重压力下充分把劣势变为优势,率先提出“华西在德阳,德阳有华西”的发展理念,在德阳建立华西专家巡诊基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华西专家的技术和服务。自此,院校共建机制便陆续应用在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以色列西勒雅法医学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合作中,实现了区域性及跨区域性的医疗资源整合新模式。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2004年德医启动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影音归档通讯系统(PACS)、电子病历(EMR)等系统。今年3月,移动临床系统也在部分科室开始试点。“让信息化成果惠及患者”,德医人时刻不忘使命。

巧变立新,满眼生机。2006年3月,一场分配制度改革在德医拉开大幕。运用“平衡计分卡”对科室进行全成本核算,按工作岗位性质、技术难度、风险程度与质量等业绩为主要依据,分配向临床一线、向高风险和复杂岗位倾斜,从而营造了 “尊重、激励、竞争”的环境,建立了科学的考核体系。“干实事的不吃亏,搞科研的要吃糖”,分配制度的改革,引领着职工价值观和医疗行为的转变,使医院发展步入新的轨道。

革故鼎新,扬长避短。“医院自办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这种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逐渐呈现出“机构臃肿、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劣势。从引入社会力量服务外包,到组建后勤服务公司,德医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后勤社会化道路。如今,医院的物业管理、后勤物资供应、病员陪护、环境保洁、餐饮休闲、安全保卫等服务全部由后勤公司承担,真正实现了后勤服务与后勤管理规范分离,为医院赢得有利发展空间。

短短10年,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和有竞争、有激励、有责任、有约束、充满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职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文明服务意识显著增强,病人的满意度稳步上升,医院实力空前强大,总资产从2002年2.36亿元上涨到目前的8.4亿元。

这十年,是德医厚积七十载力量之后的薄发,是德医人在探索创新发展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十年大成!德阳市人民医院成为了德阳唯一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四川省唯一入选全国医改临床路径试点的市州医院以及四川省唯一蝉联全国改革创新奖的地市级医院。

70年

一代代德医人不断诠释着“医术仁心、关爱生命”的真谛,丰富着“大德为医、大医在德”的内涵

心血管内科护士长龙小兰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小熊布偶,现在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和小熊相视一笑,然后带着笑容去给病患提供各种服务。小熊是1年前德阳最老护士99岁的安静波“安妈”临走前送给她的。安妈从1951年进入德医后,一直干到退休,工作几十年只请过一次假,一心扑在护理上,从来没有和病人红过脸。老人去世前给护理她的德医医护人员们每人送了个小礼物,希望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得快快乐乐。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七十载岁月沉浮,德医在变,但从药王庙9名医者怀揣仁爱之心悬壶济世开始,一代代德医人的“仁心”不变,凝聚形成独特的德医文化。

压力与磨难催生德医文化,考验和挑战锤炼德医精神,历代德医人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负重前行,正是靠着底蕴深厚的德医文化的有力支撑。而这种文化的力量更是在4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地震发生时,许多医护工作者正在岗位上医病治患,强震袭来,医护人员们首先想到的是病人的安危,没有一人脱离岗位。绵竹市汉旺镇居民朱金蓉至今清晰地记得4年前的每一个细节。当时,她和父亲同时被送进德阳市人民医院,得到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料。“当时在去医院的路上,一位护士一直在耳边鼓励我说,婆婆,坚持住,千万别睡过去了。”她在汉旺老城里苦心经营多年的“怡园”酒店和家园也瞬间坍塌,当时感觉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依靠,想过放弃,是医务人员日日夜夜守着她、鼓励她,给了她勇敢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重新站起来后,老人家给德医送来一面锦旗——“人说天使很遥远,在生与死的时刻,你们就在我们身边。高尚的医德,抚平我们身心的创伤,你们是天使在人间。”

这样的故事很多。在特大地震中,德医人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挠、勇于奉献、敢于拼搏的壮歌,创造了全省四个“第一”:第一时间收治伤员数量最多、重伤员最多的医院!第一家组织专家全市联合查房,防止院感暴发的医院!第一家实施有组织有规模转运伤员的医院!第一家实施“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伤员、集中救治”的医院!

德医人也因此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许和肯定,并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办人民最信任、最满意的医院”。

震后,德医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植入医院文化,将两者合二为一,提炼出的“大德为医,大医在德”的核心办院理念,成为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之源。

“德医取得了‘十年大成\’的丰硕成果,是坚守‘德\’文化的结果。”赵鲁平说,德医能有今天,主要得益于在发展中始终以德为先,并不断创新机制,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2011年,德医以“医术仁心,关爱生命”的核心服务理念和“大德为医,大医在德”的核心价值观为医院德文化基石,擎起建设西部首家“德文化医院”的大旗,倡导医务人员做到 “目正”、“心正”,“以德为先”。

如今个性鲜明的德医文化正逐步延伸到社会民生事业,医院职工自发为贫困患者捐助医药费数十万元,主动对口支援甘孜州巴塘、色达等藏区,为贫困乡村修建德医“致富路”,免费送医送药到基层,在高校设立德医奖学金等等,更为秉承公益性医院的“德”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医院职工自豪地说,现在的德医是最具活力,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

举大德之旗帜,树百年之品牌,奉创新以立院,育强医之英才。如今的德医正朝着“享誉四川,名望西南”的宏伟蓝图大步迈进。

德阳市人民医院70年大事记

1、1943年1月19日,德阳县卫生院成立,是为德阳市人民医院前身。

2、1950年1月,德阳县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易名德阳民众医院,次年恢复原称。

3、1956年,更名为德阳县人民医院,下设医疗、卫生防疫、财务总务三个组。

4、1961年8月,原德阳工业区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合并为德阳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迁至县城东外原工业区医院原址。

5、1964年,四川医学院将医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

6、1968年10月,与德阳县卫生防疫站、血吸虫病防治站、妇幼保健站、医药公司联合组成德阳县卫生防治站。1971年,其他单位退出联合,改名德阳县人民医院。

7、1978年,德阳县人民医院改称德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8、1983年德阳建市(省辖),根据该年底德阳市委的决定,于1984年将原德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升格为德阳市人民医院。

9、1994年,急救中心正式成立。并被批准为二级甲等医院。

10、1998年,四川红十字会命名德阳市人民医院为 “德阳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

11、1999年1月18日,建立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分院。3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被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12、2002年12月,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13、2003年4月,作为德阳市抗击“非典”主力军,德阳市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击“非典”工作。

14、2006年5月30日,德阳市人民医院旌南分院暨传染病后备医院落成。

15、2008年5月12日,成立抗震救灾医疗救治指挥部,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16、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德阳市人民医院组成22人抗震救灾医疗队,千里驰援奔玉树。

11月27日,德阳市人民医院荣获全国“2010改革创新医院”奖,荣登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之列。

17、2011年1月21日,德阳市人民医院与以色列西勒雅法医学中心结为友好医院。

4月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四川震区援建项目德阳市人民医院内科综合住院大楼隆重移交并投入使用。

12月18日,德阳市人民医院荣获全国“2011改革创新医院”奖。

12月19日,德阳市人民医院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德阳医院。

新闻推荐

“中国白酒老作坊”申遗四川牵头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后看保护之变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了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报昨日报道《四川省金沙三星堆等12项文化遗产列入世遗预备名单》),45项文化...

甘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