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聚焦“众筹”模式 探索精准脱贫新路径

成都日报 2017-09-26 02:33 大字

美丽的晏尔龙旅游新村

对口帮扶藏区脱贫攻坚,政府财政始终有限。如何破解援建渠道单一、力量相对单薄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的合力?

锦江区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方式,大胆整合社会民间资源,统筹多方力量、运用“众筹”模式开展***、精准脱贫,开启了推动炉霍县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用“众筹”思路抓资金保障

今年9月,锦江区——炉霍县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在炉霍县召开。推进会上举行了捐助仪式,锦江区针对炉霍县深度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众筹”项目资金,已众筹帮扶项目15个,众筹帮扶资金及物资折合约500万元。

除了保障财政资金足额“输血”外,锦江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适度“补血”。该区借力中心城区社会资源优势,发动社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组织参与精准帮扶,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化订单式等措施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

同时鼓励公益资金积极“送血”。鼓励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品牌社团开展爱心关怀、物资捐赠、扶贫助学等,发动爱心企业募集资金,为32个贫困户实施特殊救助。

用“众筹”理念抓智力帮扶

在日前举办的锦江区——炉霍县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上,来自锦江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炉霍发展,这是锦江区智力援建炉霍的一个举措。

锦江区成立扶贫攻坚“智囊团”,围绕脱贫攻坚、精准帮扶立课题、设课堂,开展考察调研、论证评审、分析研判,为扶贫工作问诊把脉,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该区还邀请省、市科研院校专家学者进行针对性、实效性授课,提高炉霍干部技术人才从事产业运作、实用技术、行政管理能力,前期已邀请省农科院食用菌、土肥、检测等专家进驻炉霍县实地调研,现场把脉,排忧解难,邀请旅游专家现场办公,指点规划、争取项目。

统筹各种方式育人才,锦江区坚持把炉霍县干部纳入锦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举办藏区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展“2017年锦江名师传道讲学”活动,组织区教育、卫生等进藏“上门”培训,采取“走进去、请出来”、分层培训与全面覆盖、集中授课和挂职顶岗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

用“众筹”方法抓管理提升

锦江区全体街道、主要部门、重点行业、品牌社团、龙头企业和爱心家庭6个帮扶主体“一帮一”联动,促进锦江炉霍两地资源共享、平台共用、产业共育、信息相通、爱心相助。锦江区不断创新体系抓管理。

同时,引进示范促管理。锦江区注重帮扶项目示范引领,通过“房屋改迁建”等援建项目示范打造提升好环境。引入城市建设和人居理念,做好炉霍县基础设施项目援建。引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理念,推进高原农业产业与湿地公园景区相结合。引进医疗卫生管理标准,建设四川藏区唯一一个县级二甲妇幼保健医院。引进乡村旅游标准,实施住房改造,建设旅游新村。

此外,锦江区还充分利用党建资源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互帮互学等活动,选派政治素养高、党建能力强的同志实地帮助雅德乡宴尔龙村、新都镇望果社区等基层党组织,身体力行传授经验、分享成果、激发热情。

本报记者 陈方耀

新闻推荐

以农为主 农旅结合 炉霍:打造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新格局

风景如画的旅游新村。村民在蔬菜大棚里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炉霍县切实把抓党建引领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县委整体规划,乡(镇)党委全面布局,贫困村第一书记牵头,结对机关支部...

炉霍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炉霍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