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现场聆听天籁之音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明日开幕,一些民歌、口技、小调、声腔将首次展现
登台表演
一场对“声音”的极限关注,一场让深山凹谷里的动人声音听得见、动起来的抢救性采集工作在两年之内完成。由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广播电台岷江音乐台联袂组成的专家采访组,历时两年,行程一万五千公里,先后采访了2000多位有关“声音”的非遗传承人。按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的分类,对以音乐文化为主体的八十个精品非遗项目,进行了艰苦而细致的素材采集、同步录音录像、后期剪辑制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80集音频节目(每集5-10分钟);20集精品音频纪录片(每集15分钟);60个小时的音频资料;80个小时的专业高清采访视频;5000张图片资料……而这些内容,都将于明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首次展现!
寻找天籁之音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声音非遗展,无数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记者、编辑,录音录像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工作和辛勤的汗水。“四川是非遗大省。通过这个展览,可让观众加深对四川省非遗保护的了解,对蕴含其中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有所感悟,提升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相关负责人说。主办方为此取了一个煽情的标题:“天籁之音”。这场关于“动人之声”的展览也是首次在非遗节展场亮相。成都商报记者昨天来到国际非遗博览园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寻找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声音档案》的展览现场,提前感受“让听得见的声音动起来,让动起来的声音活起来”。
据悉,展览开幕之后,观众既可以在活态展区聆听传承人现场献唱,也可以通过扫描图片下方的二维码听歌赏曲儿。
展览策展和非遗保护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昨天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项浩繁的工作自2014年策划,2015年启动,历时两年终得完成。三十余人次的专家分别深入到甘孜、阿坝、凉山,成都、绵阳、宜宾、泸州等地,围绕非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类为主的音乐类非遗名录项目,开展以音频为主,视频为辅的保护性采录工作。这无疑是一场对大山大水里的“小众声音”的珍视和抢救。通过这种采录,我们之前闻所未闻或者根本关注不到的声音重见天光,它们藏匿深山,原生态程度极高,它们带着未经雕琢的天籁本色,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受着一方土地的滋养,“我们通过这次抢救性的保护采集工作,将四川的非遗声音,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推广到全国,甚至海外。因为推广也是保护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要让更多老百姓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使大家主动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来。”
首次展览大山大水的动人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转山趟水只为听到最动人天籁的专家,有来自非遗保护的专家,也有媒体专家和大家口中的“田野专家”,“田野专家”们没有职称,却对当地的深山、高原、高海拔地理环境和气候十分了解,他们清楚哪里居住着某位声音非遗传承人,并和他们长年保持联络,带领着专家组跋山涉水。
采集到的这些动人天籁中,有已经在全国甚至国外享誉的康定溜溜调长调传承人毛云刚,采集那天,他带着女儿跑马山上放歌,采集工作人员刚准备好设备,整个山谷就到处开始飘满他的声音,那种动人,文字语言真没有办法说清,声音非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这里……“我们当时好几个人都流泪了,这是这片大山这片云的真实声音,‘康定情歌\’溜溜调,除了描绘当地男女淳朴的爱情,当然也描绘了那里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深情。”
当然还有更多的非遗传承人的声音得来不易,有些甘孜的传承人,居住在交通不便、高原高海拔的地方,条件艰苦,从事着收入微薄的农耕工作,但他们依然还在坚持这份声音的传承,原因就是热爱。这位负责人还回忆起,当时在一些偏远地方,没有公路,车队和设备上不去,为了寻访,只能请传承人下山到县城来接受采访,传承人坐摩托车下山就花了3个多小时……“他们所传承的民歌、口技、各种小调、声腔,完全是天地和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他们丝毫不在意酬劳,觉得有人关注就是好事情,靠着这份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采集队伍收集到了口弦、羌族多声部、彝族阿都高腔等等难得的原生态声音。”还有九寨沟南坪小调,2015年9月,来自九寨沟县机关、学校、乡村的2015人齐聚在该县县中学操场上,怀抱琵琶摆出“2015”字形,同台拨弦齐声高唱南坪“采花”小调,现场震撼,创造了吉尼斯最大规模“琵琶合奏”的纪录。
这位负责人还记得,在甘孜州,这是一片歌舞的海洋,有泸定的杵泥山歌,有泸霍县炉霍农区山歌和泸霍牧区山歌的声音,有德格劳动歌曲的声音,有巴塘弦子的声音,有稻城山歌的声音,有九龙玛达咪山歌的声音……特别是炉霍山歌,那浑厚又婉转悠远的调子,让人浮想联翩。
如此庞大可喜的采集成果将如何应用和推广?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除了将采集成果刻录CD光盘之外,在视听上还可以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制作成彩铃等方式传播,这也是将其产业化转化的路径之一,加上这些来自高山大水的声音,天然和当下的流行音乐有很大区别,更有深度,特点鲜明、又有个性,十分利于特色传播,令人印象深刻,辨识度也高。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新闻推荐
展***。该院与炉霍县检察院多次开展交流学习座谈会,并向炉霍县检察院赠送了该院印制的《精准预防系列读本——涉农扶贫篇》400余册。 记者刘冰玉国家扶贫日前夕,
近日,锦江区检察院走进藏区,前往甘孜州炉霍县开展***。该院与炉霍县检察院多次开展交流学习座谈会,并向炉霍县检察院赠送了该院印制的《精准预防系列读本——涉农扶贫篇》余册。记者刘...
炉霍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炉霍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