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里 援藏就是一首诗
201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第一轮五年(2012-2016年)对口支援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由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龙泉驿区等10个区县,分别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共派出778名援藏干部人才支援藏区。
在援藏资金方面,按照10个区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5%的标准,将8.72亿元援助资金足额划入共管账户,同时在0.5%以外额外投入帮扶资金1.41亿元;在援藏项目方面,确定援藏项目304个,涉及援藏资金投资11.84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92个,投入援藏资金7.11亿元,完工项目192个。
“时间到哪去了/如果在高原你就去问雪花/雪花是高原时间的针脚/今天第一片雪花到了/高原的冬天就到了……”又一个冬天来临,成都锦江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领队王耀军写下一首小诗《高原时间》,以纪念他援藏的第三个年头。
“三最”援藏干部
12月16日,成都市民享受着难得的冬日暖阳,620公里外的甘孜州炉霍县,挂任炉霍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王耀军,却正冒着纷飞的雪花,和同事赶往宴尔龙村开展***工作。“今年就要结束,援藏工作队争取多走村入户,尽早确定明年的援藏项目和重点工作。”
王耀军此前是锦江区第二批援藏工作队副领队。2012年4月,省委第二批“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通知下发后,王耀军在全区第一个主动报名。成都先后派往甘孜的778名援藏干部人才,几乎都是和王耀军一样主动报名的优秀干部。
按计划,王耀军援藏到2014年6月就该返回成都。然而,彼时他却做出决定:主动申请重返炉霍,参加为期两年的第三批援藏工作。
家人问他为什么,王耀军说:“第二批援建项目,许多才进行过半,特别需要一个熟悉情况又懂管理的人去加力推进。如果这个时候我不站出来,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1965年11月出生的他,也因此成为成都市对口支援藏区中年龄最大、学历最高、挂职时间最长的干部人才。
不要说我一个人做了什么
现在的王耀军,样子看上去和炉霍当地干部几乎没什么区别,甚至连口音都有几分相似。
当被问及这些年你做了些什么时,他特别强调一句话——“请不要问我一个人做了什么,是我们做了些什么。”
三年多时间,王耀军和锦江区其他援藏干部一起,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先后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19次,共撰写调研报告13篇,向区、县两地党委政府建言献策24条。
按照锦江区和炉霍县援藏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在确定对口援藏项目时,他们把项目建设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以促进藏区社会稳定、民众幸福为重点。28个援建项目,全部都是藏区群众所急需、所急盼的优质民生项目。
目前已实施的援建项目,包括3座桥梁、2条道路、2家医院、2个社区活动场所、1个自来水厂、1个职教中心、1个殡仪馆等,将有效地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等一系列民生难题。就在不久前,炉霍县雅德乡小安批村村支书带领群众给援藏工作队送来了锦旗:“***办实事,对口援藏献真情。”
小安批村是炉霍有名的穷村,由于没钱买电杆,村里的电线只靠几根木杆支撑,导致群众不能正常用电。王耀军在一次下乡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召开援藏工作队支部会,研究用工作经费帮助解决小安批村群众用电的问题。2015年9月,在锦江区援藏工作队的支援下,小安批村的电杆全部换成了标准的水泥电杆,全村群众终于可以安全用电了。
□本报记者 罗向明
炉霍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炉霍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