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人均纯收入居当地前列的高原农牧村一个多年无治安

四川日报 2012-03-29 19:09 大字

一个人均纯收入居当地前列的高原农牧村,一个10多年无治安刑事案件的和谐文明村——

□德吉娜姆 本报记者 陈建兵周前进

初春时节,走进甘孜州炉霍县城东鲜水河畔的虾拉沱村,宽敞笔直的道路贯穿村落,排排藏式民居沿路而建,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活动中心上空迎风飘扬,村小传来朗朗读书声。村民家里,自来水管牵进门,电话、电视、电冰箱等一应俱全。

这个地理位置并无优势的高原村庄去年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位居当地前列,全村10多年没有发生治安刑事案件,被称为和谐文明之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虾拉沱村是如何做到的?

“多亏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村民们说。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虾拉沱村人因地制宜谋发展,走出一条依托特色资源、连片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路。

要让百姓跟着干,必须自己带头干

3月14日一早,记者来到虾拉沱村时,正碰上54岁的吴福寿。10多年来,吴福寿习惯早起到村里村外走走看看,有时一走就是一天。妻子埋怨他:一天到晚净忙村里的事,家里的事都指望不上。吴福寿答:“谁让我是村支书呢,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

看到吴福寿来了,村民们停下手里的活,纷纷和他打招呼。

10多年前,虾拉沱村无像样的道路,也无成片的产业,不少群众借钱过年。县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后认为:要改变虾拉沱村的落后面貌,必须要建好建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1998年,吴福寿被高票推选为村支书。“从今天开始,有困难大家一起担,齐心协力搞发展。”吴福寿在村民大会上发出号召。

虾拉沱村是典型的藏汉杂居村,全村共123户506人,其中党员31人。如何发挥党支部的带头作用?怎样做才能劲往一处使,让虾拉沱村民富裕起来?

党员干部带头,全心全意为民富、帮民利。村党支部决定,在全村党员干部中评选 “勤劳致富带头人”,开展“五好班子”、“文明村”创建活动。村“两委”还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等平台,在党员中广泛开展先进性教育,促使党员履职尽责;通过党员亮身份、亮承诺,结对帮扶贫困党员、贫困农户,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村里道路不畅,外面的车辆进不来,村里的产品运不出去,怎么办?村党支部作出决定:修一条连接国道317线的公路。

2002年,县里出台政策支持修路,虾拉沱村村干部带头投工投劳,吴福寿将自己刚买的拖拉机开到工地。几个月后,一条长3.7公里的出村公路接通了国道317线。随后,该村又新建和改造村组道路5公里,在炉霍率先实现道路改造率100%。

虾拉沱村贡却母女年事已高,相依为命,因无经济收入,生活捉襟见肘。村党支部提出帮助意见,但村民并不积极。

要让百姓跟着干,必须自己带头干。每天一早,吴福寿就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到贡却家劈柴、挑水、洗衣服。几个月下来,从未间断。贡却母亲去世,村“两委”班子积极帮助办后事。村民们受到感动,都主动去帮助贡却。

2008年,村“两委”提出让贡却住进村民活动中心。搬家那天,全村村民都来帮忙。4年来,村干部轮流照顾贡却。“我虽然无儿无女,但党和政府关心我,村干部帮助我,虾拉沱村民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贡却说。

只有十指紧握,才能形成合力

一个村子要发展,光靠村“两委”还不够。

“只有十指紧握,才能形成合力。”过去,为房前屋后的清扫,田间地头的引水,村民经常发生口角。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后,家里婆媳不和、邻里不睦。如何才能让全村文明和谐,让青壮年安心在外打工?

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登门,了解村民的困难、想法。

随后,虾拉沱村推出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村开展“帮户助耕好心人”、“尊师重教明白人”、“尊老爱幼孝顺人”活动,在村民中评选“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在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亮明标准,发证奖励,全村广播。每逢节假日,村里还组织全村老人、妇女、儿童联欢,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村里逐步形成。

村党支部每年还邀请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的干部专家以及老红军,向村民讲授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邀请农业部门专家讲解科技知识;邀请司法干部讲解政策法规,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

虾拉沱村曾是红军长征时在藏区的一个主要休整地,当时收留和疏散了大量红军伤病员。89岁的老红军李丰明在村里生活几十年,他常向村民讲述红军长征故事。每年学校开学,他还自愿去学校讲红军的故事。

“知道过去的苦,才更懂今天的甜。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实施各项惠民政策,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永远铭记党的恩情。”村民们说。

感恩奋进,友爱互助,村民们积极行动。村民李宗寿家失火,全部家产被毁。当晚,村干部就开会商量帮扶措施,第二天一早,村干部带头捐款,村民自发捐款捐物,不少外出打工村民汇款帮助。1个月后,一幢崭新的藏式新房矗立在虾拉沱村街心。“我能尽快搬进新家,全靠有这么好的党组织,这么好的乡亲。”李宗寿很感慨。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不到两个小时,虾拉沱村志愿者队伍宣布成立,8名村民连夜赶赴玉树抢险救灾,抢送伤员。此后,村民自发向灾区捐出近万斤粮食。

如今,虾拉沱村村民互助友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村民自发成立了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等群众性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修房盖瓦,只要一家有事,全村人都会出动帮忙。”

产业生机勃勃,收入年年提高

虾拉沱村是半农半牧村,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合高原农耕,但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村里一直没有形成支柱产业。村党支部请来县里的农林专家,找出改良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的新办法。

到2011年,虾拉沱村全村粮食播种面达1400余亩,粮食总产量达60余万斤,建起了青稞良种示范基地和马铃薯良种示范基地1200余亩。去年全村出售马铃薯70多吨,今年出售青稞10多万斤,村民收入大大提高。

村民拉措正在家里准备春耕的种子,屋里堆着青稞新品种——康青7号。“这几年,通过科学种地,收成翻倍地涨。”拉措笑着说。

随着青稞产业发展壮大,大规模收割的问题凸显出来。“人工收割效率低,何不成立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呢!”村“两委”提出。吴福寿牵头出资,组建起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农忙集中、农闲分散的经营方式,采用统一价格标准、统一作业调度、统一检修农业机具等运作模式,服务面覆盖炉霍县及周边县。如今,合作社有联合收割机7台、播种机20台、农用拖拉机88台,年创收42万余元。

虾拉沱村有养殖传统,但过去单家单户的养殖效益不高。2008年,村党支部把村里的养殖大户、大学生村干部召集起来开会,大家统一思路:做大规模,推动产业发展。很快,虾拉沱村金鹿生猪养殖合作社和金鹿种养殖协会成立,实行“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对养猪户统一提供猪崽、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村党支部还筹集了90余万元,用于修建养殖大户猪舍污水处理池、硬化散户猪舍地面。2009年,金鹿生猪养殖合作社与县生猪屠宰场达成协议,每年收购上千头生猪,有效解决了销路问题。如今,协会发展会员98人,辐射带动农户100余户,全村年出栏生猪1134头,在炉霍县首屈一指。

虾拉沱村漫山遍野都是俄色茶树。村“两委”请来县农林专家和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专家研究,认为俄色茶树嫩芽营养丰富,可制成俄色茶。

2008年,县里有关部门在虾拉沱村投资建厂,目前已带动村民种植俄色茶树5万株。村民八一说:“我家退耕还林的3亩林地全部种上俄色茶树,去年收入5万多元。”最让八一高兴的是,过去一直在外打工的女儿回到茶厂上班,工资比打工时增了一倍。

“要跨越发展,还需着力拓展新空间。”吴福寿说,今年村党支部制定了新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利用肥沃土地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利用纯天然牧场资源发展畜牧业;利用藏式大瓦房搞民居接待,发展特色旅游。打造康巴良种基地,康北俄色茶采摘基地,甘孜州“西黄牛”改良基地。“把虾拉沱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康巴第一村。”

对此,甘孜州委副书记胡昌升说:“虾拉沱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关键就是有一个富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村党支部,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新闻推荐

记者走进素有康巴第一村之称的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

10月8日,记者走进素有“康巴第一村”之称的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曾经的泥泞小道变成宽敞的柏油马路,满眼的红瓦“崩科”(藏式木石房子),家家户户院里花香扑鼻,环境清洁靓丽。说起虾拉沱村的变化,村民们...

炉霍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炉霍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