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创联动”为着力点,发挥高寒藏区“三大优势” 甘孜着力打造深度贫困摘帽“藏区样板”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4-01 06:26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 (邱志娟 记者 杨琦)近日,记者从甘孜州扶贫开发局获悉,今年该州坚持以实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三创联动”为着力点,发挥高寒藏区“三大优势”,加快推动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切实打造深度贫困摘帽退出“藏区样板”。

发挥“全域旅游”优势

助农增收促脱贫

“依托资源”鼓足“钱袋子”。成立旅游资源管理委员会,规范并创新开发景区景点,探索推进“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就业+保险”的景区开发模式,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穷人变股民、牧民变市民”的旅游脱贫之路。

“打造产品”扩充“钱袋子”。围绕“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四季主题,开发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农牧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山地、文化等旅游提升回游率。打造26个特色旅游乡镇、46个精品旅游村寨、三星级以上乡村酒店84家、省级民宿达标68户,培育旅游扶贫村91个。去年乡村旅游带动1.9万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年人均增收1020元,重点旅游地区群众收入79.6%来源于旅游业。助推2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摘帽,创建泸定县、乡城县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1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开发商品”装满“钱袋子”。围绕“酒、肉、果、蔬、茶、菌、药、水、粮、油”等资源,开发“名、特、精、优”旅游商品20余个,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生产骨干企业。建立覆盖全州的旅游电商平台,推动线上宣传、营销,帮助形成稳固的市场和客源。

发挥“生态战略”优势

绿色共享稳脱贫

生态补偿扶贫“筑底子”。以“一卡通”形式及时发放集体林生态效益补偿、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补偿资金。实施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923.47万亩,兑现补偿资金28371万元;开展实施草原禁牧补助4500万亩,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性资金53657万元;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978万元;通过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和发展经济林木的方式,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生态就业扶贫“挣票子”。实施天保工程、造林绿化建设中优先聘用贫困人口劳动力,努力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收入。全州共选聘生态护林员9754名,补助资金5599万元,年人均可增收5740余元。

生态产业扶贫“稳增收”。加快推进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及“两个百万亩”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及造林专业合作社建立。截至目前, 甘孜州18个县(市)和4个森工企业在84个乡镇建立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93个,社员人数4639人(其中,贫困人口3901人),共承接造林任务14.1882万亩,获得劳务收入401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6170元。

发挥“协作帮扶”优势

合力攻坚齐脱贫

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主动加强与帮扶省市对接,今年广东对口支援协议项目达49个,总协议资金16471万元,到位资金16471万元。扎实推动省内对口支援帮扶,成都市所属15个县区和宜宾市泸州市对口帮扶甘孜州18个县(市),支援项目达426个,总协议资金60212.41万元,到位资金51612.25万元。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做好4个中央国家机关(央企)、53个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联、群众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鼓励引导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定向或包干等方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2018年“扶贫日”共募捐资金1963万元,构建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实施 “润育工程”,大力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办好农民夜校,引导贫困群众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让群众明白“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实施新型农牧民培育行动,提升农牧民群众就业技能、文化素养和产业技能。树推一批群众身边的“脱贫标兵”“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和“乡村好人”“新乡贤”等,让群众学有典范、做有标尺。

新闻推荐

泸定县 确保“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挥作用

甘孜日报讯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泸定县积极响应中央、省、州关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的安排部署,切实...

泸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