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绣“绣”出新生活 民居化身崭新民宿 甘孜州42个试点示范村“五一”开门迎客

成都晚报 2019-03-25 08:13 大字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北部的沙湾村,十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绣娘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绣着“贵琼藏绣”。这是一种流行于当地乡镇妇女间的手工技法,常见于衣物和配饰,色彩鲜明、图案美丽。近日,记者跟随由甘孜州委宣传部组织的“聚焦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集中采访活动前往泸定县烹坝镇沙湾村、炉桥镇海子环环村,康定市时济乡若吉村,丹巴县中路乡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实地采访,穿隧道走山路探民居,一幕幕乡村振兴“画卷”让人眼前一亮。

据悉,去年5月,甘孜州正式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流域内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特色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善治、乡村人才聚集、全面奔康提升七项行动,全力打造28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自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在康定、泸定、丹巴三县(市)42个村先期开展试点示范建设。目前,42个试点示范村建设正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在“五一”精彩亮相开门迎客。

飞针走线绘“钱景”

藏绣“试水”网店一小时售空

藏绣与唐卡和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三大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绣派系之一。贵琼藏绣是藏绣中富有特色流派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贵琼藏绣不断吸收多种艺术手法,技艺成熟、风格独特,已成为康巴藏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近日,在烹坝镇沙湾村,十余名“贵琼绣娘”正在娴熟的展示指尖艺术。飞针走线间,一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图案跃然布面。

沙湾村位于泸定县北部,距离县城约12公里,海拔1410米,这里是烹坝镇辖区内的行政村,也是出川进藏的必经之地。“在烹坝,几乎每户人家都会贵琼藏绣,小时候看着大人怎么绣,边看边学就会了。”烹坝镇指尖藏花贵琼合作社社长贾生艳告诉记者,在实施大渡河流域示范区建设以来,泸定县就如何让贵琼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进行长远规划。在去年9月,烹坝镇成立了指尖藏花贵琼刺绣合作社,150余位妇女加入了合作社,有着32年“绣龄”的贾生艳成为社长。

“虽然一直以来,各地对贵琼藏绣这种传统工艺认可度较高,但以前,村里绣娘的水平大部分都是自家使用或者简单的图案技法,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要求贵琼藏绣传统技艺要有所创新。”在县妇联的指导下,贾生艳带着几位骨干,前往成都、汶川等地,多方吸收刺绣的不同技艺,然后对合作社社员展开系统培训,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改良刺绣技艺以及颜色搭配等。

随着乡村振兴进一步激活了藏绣的旺盛生命力,适销对路的绣品在市场上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去年11月,贵琼藏绣“试水”网络销售,最贵的一幅卖到了5000多元,刚刚上线1小时,准备好的8幅绣品就一售而空。因为存货不够,又要保证质量,网上店铺不得不“关门歇业”。“像这样的一幅传统花卉刺绣,我需要六天时间绣好,能卖400元。”沙湾村“绣娘”李群英说,现在村里的妇女们是“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全家”,贵琼刺绣已成为烹坝镇妇女增收的好项目。

记者了解到,目前,指尖藏花贵琼合作社已实现净利润2万余元。“刺绣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增加妇女收入,还成为我们当地旅游纪念品的热销货,可谓一举三得!”贾生艳表示,现在合作社已经储备了大量绣品,在保证当地旅游纪念品销售外,还将继续在网上销售,“你看,不远处正在建的就是我们村上的游客中心,以后合作社在那里有个正式的办公室,我们的绣娘可以在那里刺绣、培训,我相信贵琼藏绣以后会越来越好。”

10户民居示范户改造基本完成

居民“在屋头就能挣到钱”

康定市时济乡若吉村距离康定主城区26公里,这里三面环山,大渡河从村前流过,光照充足。随着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原本的小山村成为了康定市乡村旅游的示范村。3月19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这里时,一片忙碌景象随即映入眼帘。走进村落,当地正在对民房进行风貌升级改造。

“由于若吉村的村民思想观念比较前卫,加上这边基本上留守老人比较多,气候和地理条件比较好,所以乡党委政府把这个村子的发展道路定为打造民宿和康养休闲的旅游经济,由集体合作社管理。”时济乡党委书记徐超介绍,目前全村每一户都自愿纳入合作社,进行集体经营、集体管理,老百姓既可以从民宿当中收租金,也能在民宿务工,同时作为合作社的成员还可以参与分红。“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和10户民居示范户改造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还将进行管网改造、水电改造以及一些后续完善工作,预计五一小长假对外亮相。”

砾石贴就的墙壁、竹竿制作成隔断、古香古色的家具陈设……在若济村村民廖福兰的家中,精巧的设计、别致的院落让人看到了回归乡野的原滋原味。“我家以前是瓦房,条件很一般,现在有了政府政策的帮扶,我们不用出一分钱,家里的旧房子就里里外外翻新了,简直是变了一个样子。”今年50岁的廖福兰,家里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原本家里的经济来源是在外打工。望着眼前焕然一新的住房,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加入合作社打造民宿,装修的费用省了数十万元,同时签了15年的合同,每年可以拿到5000元的租金,此外每家每户都参与入股分红,自己也可以在民宿里当服务员,“以后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屋头就能挣到钱,生活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除了旅游休闲,康定市姑咱镇章古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则是通过农旅结合,带领广大群众自立脱贫。芍药、重楼、藏白灵芝、西洋参……3月19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园区示范项目之一的章古山农旅产业示范园,还没下车就看到成片的黑色大棚沿着山坡梯次排开。据甘孜州三祥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华庆祥介绍,章古山农旅产业示范园有287个棚,占地500亩,种植了食用菌4种,中草药15种,这里是大渡河流域最大的药菌果多元化产业园区。“目前,产业园里150亩羊肚菌长势很好,农民每天刚摘下的新鲜羊肚菌,很快就可以送到成都市民的餐桌。”

记者了解到,结合该地实际自然条件,章古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总规划面积1700亩,其中观光农业区规划130亩,中藏药材产业规划200亩,特色林业规划1470亩。项目建成后,拟年产高原特色食用菌15万公斤,产值250万元;林木药材30万公斤,产值180万元;年接待游客10万人,产值220万元。令人期待的是,一幅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绘制当中,未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也将向游客群众开放,呈现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

谢臣仁 兰珍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叶飞鸿 摄影 田宇

新闻推荐

乡村振兴绘美图 大渡河畔展新篇 中省媒体聚焦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

图为媒体记者体验当“藏绣绣娘”。甘孜日报讯当徒弟,学刺绣,凤凰网四川频道记者谭艳当了一回“藏绣绣娘”,这是昨(18)日记者在...

泸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定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