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辈子的亲人 四郎翁姆的手机里存着蔡松松的手机号。 扫二维码阅读专题“致敬英雄民警蔡松松”。 结对认亲的藏族群众为蔡松松点燃1000盏酥油灯追忆英雄民警蔡松
“清明节你放假了,我们一起去泸县,给你松松叔烧香,带上他最喜欢的酥油茶。”曲巴将他的决定告诉小女儿。春节前,在微信上得知蔡松松牺牲的消息后,曲巴就有了去泸县拜祭的想法。但他开车最远只到过康定,不知道怎么去川南。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打听路线。
蔡松松生前曾任理塘县公安局应急处突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在理塘工作期间,他与曲巴家结对认亲,蔡松松叫曲巴“哥”,曲巴也认下“松松”这个弟弟。
□本报记者 张立东 文/图
“我的好兄弟,把我家的事当自己的事”
1月25日,正在家里织布的扎西曲珍听到丈夫曲巴喊了一声。她望向正在炉边看手机的曲巴,看到多年不见落泪的丈夫面颊上的两行泪。“松松走了。”扎西曲珍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停下手中的活,丈夫给她讲了蔡松松牺牲的有关新闻。
农历正月初三,曲巴一家来到附近的扎嘎寺,按照藏族习俗为蔡松松点燃1000盏酥油灯寄托哀思,祈祷他一路走好。
格绒拉西去年到理塘中学读初一,之前在泸定县读小学,节假日才回家。每当她放假时,正是蔡松松值勤最忙的时候,一直未见面。大姐和二姐都见过,这成了小女儿心中的遗憾。“他是真结对真认亲。”说起蔡松松,56岁的曲巴眼眶湿润了。
曲巴拉着记者来到院子里,让记者看蔡松松给他家砌的水泥自来水台。“以前家里用水,要走上一公里到山下的河边挑,一天要挑3次。松松主动联系,帮我们接自来水,但我不会修水台,他就来家里自己动手干。”曲巴说。
两年前家里修围墙,不懂技术的曲巴在电话里向蔡松松请教。接到电话后,蔡松松却开车过来了,和他一起打泥巴、修围墙,一干就是3天,晚上就住在客厅的藏床上,“我的好兄弟,把我家的事当他自己的事。”
藏族妈妈一字一字讲出“松松,儿子一样”
“孃孃,明年藏历新年我来看您。”几公里外的业务村1组藏族妈妈降央曲珍家,有蔡松松留下的一个承诺。英雄远去,这个承诺成为永远的遗憾。
去年3月,在去泸县工作前,蔡松松来到结对认亲的四郎泽仁家,跟大家告别。得知蔡松松要奔赴新岗位,四郎泽仁和妻子降央曲珍恋恋不舍。看到降央曲珍流下了眼泪,蔡松松留下这个承诺。
2012年,四郎泽仁家迎来两大喜事,一是大女儿四郎翁姆考上公务员,要到200公里外的麦洼乡工作;另一个是家里有了新成员,蔡松松与他家结为亲戚。“松松,儿子一样。”降央曲珍会说的汉语不多,采访中都是女儿四郎翁姆在翻译,但这句话,降央曲珍一字一字说了出来。
四郎泽仁家有5个孩子,长女在外乡工作,长子是寺庙的僧人,还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读初中、小学,生活较为困难。蔡松松只要有时间,就到他家帮忙。
“家里有10亩青稞地,这几年都是蔡松松帮忙收。我爸经常说,我们几个儿女不如蔡松松。”四郎翁姆说。
2013年秋收时,蔡松松打来电话,得知地里的青稞还没收,第二天就来到他家。那是蔡松松第一次收割青稞,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蔡松松还没有干过农活。四郎泽仁夫妇让他在一边看,说说话,等会装下车就行。但蔡松松拿起工具就下地,现学现用。忙完,他的手上留下几道血口子,降央曲珍心疼得不得了。“松松晚上就睡在客厅的藏床上,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帮我们打扫院子。”四郎翁姆转述母亲的话。“知道他牺牲的消息,我们全家都很悲痛,母亲不吃饭,也睡不着。”四郎翁姆说,春节前,父亲带着家族里的22人一起到寺庙,为蔡松松点上1000盏酥油灯,送别亲人。
四郎翁姆的手机里存着蔡松松的手机号,名字是“松松哥哥”。“他就像亲哥哥一样。”四郎翁姆初到远乡工作,遇到工作上不懂的,她就打电话给蔡松松。一次蔡松松到家探访,知道四郎翁姆喜欢吃水煮肉片,蔡松松还亲自下厨,边做边教四郎翁姆。“本来想今年藏历新年时,请他来家里尝尝我的手艺,但……”四郎翁姆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曲巴和降央曲珍说,在他们心中,蔡松松是一辈子的亲人。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吴文诩萧永航这是一段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激越往事———1935年5月31日,飞夺泸定桥的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夺取泸定桥后30多个小时,发起了突破大渡河峡谷最后一个天险的飞越岭激战,30多名...
泸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