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明天的希望 ——泸定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袁飞
桑榆未晚霞满天,春风化雨育新苗。
一棵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温暖的阳光、润泽的雨露与厚实的土壤;
一个孩子,要成为栋梁之才,离不开父母的关怀、老师的教诲与社会的关爱。
一份责任,一份爱心,一份真情,泸定县关工委用行动托起明天的希望。
眼下,在泸定,关心下一代工作蓬勃展开:创建“五好”关工委,创新实践,打造亮点,无缝隙编织青少年关爱网络;“三项活动”有特色讲创新,由点及面,如同漫山遍野的春花蓬勃绽放;“五老”队伍遍布农村、社区、企业和学校,为青少年铺设一条健康成长之路……“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这句书面上的口号,正在红色泸定付诸实践并深入推进。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近年来,泸定县关工委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健全组织,配强领导班子,建好队伍入手,着力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使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建立起了助学和关爱机制,使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泸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关工委建设,以“领导班子、组织机构、经费保障配强、配齐、配足”为目标,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完善工作保障。县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并研究关工委工作情况,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成立“泸定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调整充实领导班子,由县委党务副书记担任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担任执行主任,设置常务副主任六名(其中三名为老干部),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议、学习、工作、考核等规章制度,落实了相关措施,以坚强的领导班子带动工作高效开展。
认真贯彻省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五老”在关心教育青少年中的作用。县关工委于去年7月25日从团县委划出,在泸定县退休管理中心挂牌,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并增核1名专职事业编制,落实了办公场地和工作人员。同时,在全县各乡镇、学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关工委组织119个,基本实现了“哪里有青少年群体,哪里就有关工委组织”的全覆盖局面。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活力在基层,工作的重点也在基层。”泸定县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熊丽静深有感触地说。找准了突破点,难题便会迎刃而解。扩大基层创新实践的示范效应,典型引路,持续推动面上工作不断发展;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切实抓好关工委班子建设,为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目前,全县已有“五老”骨干159人,其中县关工委45人。关工委根据“五老”人员的家庭、体能、特长,按需有序,统筹分工,成立了5个团(法制教育团、科技教育团、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团、网吧监督团、帮扶教育团)经常组织活动。初步形成上下贯通、遍布城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
联动推进,形成合力,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重点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相对薄弱环节的工作,构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一主两翼”的工作格局,打造了多个“向党团组织延伸”、“向城市社区延伸”以及“向城郊结合延伸”的样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关爱送到每一个角落,形成了全社会齐心协力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围。
形式多样 亮点纷呈
如何引导青少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项教育活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化、落到实处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泸定关工委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和“卫生防疫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活动”,如同漫山遍野的春花,在泸定蓬勃绽放。
如何让“三项教育活动”不流于表面,丰富其内涵和外延?泸定县关工委坚持以形式多样、丰富有效的活动,升华孩子们情感梯度。
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为让青少年永远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每年“七一”前后,县关工委都要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到全县各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巡回演讲,两年多来,有8000多人受到了生动有效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同时还以红色历史文化为基础,依托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岚安红军烈士纪念碑和革命遗址、县档案馆、少年军校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提炼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红色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
在法制教育活动中,为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县关工委专门设立了法制教育团,主要做好法制宣讲宣传、网络监督和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定期向全体师生宣讲法律知识,这些活动对青少年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学校、家长、社会各界的好评。
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教育是关工委工作的又一重点,在卫生防疫教育活动中,为了让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成长,泸定县关工委每年都要在青少年中开展卫生防疫知识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学懂生理卫生知识、珍爱青春,预防传染病发生,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
在开展“三项教育”活动的同时,泸定县关工委还不断开展特殊关爱,温暖困难青少年活动。组织民政、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会、工会等部门,走访困难青少年家庭,看望慰问794名留守儿童、单亲儿童、残疾儿童、患病等特殊困难儿童并开展困难救助,推荐7名“五失”青年参加农村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兴隆镇、岚安乡、田坝乡、德威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配备书籍、体育用品等,“五老”工作者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组织相关部门在元旦、春节期间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特殊困难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六送”(送温暖、送文明、送亲情、送健康、送文化、送平安)活动;利用群团社会服务工作站大平台,举办“快乐端午·欢度六一”为主题的留守关爱活动,城区34名留守、残疾儿童及监护人共庆“六一”和端午佳节;组织“快乐成长、牢记历史·放飞梦想”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来自12所小学570名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孤儿参加夏令营,丰富了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孤儿的精神生活。以“情系灾区·寒冬温暖童心”为主题,开展“暖冬大行动”系列活动,慰问了10个乡镇11所小学300多名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儿童,为他们送去价值247800元的棉衣、围巾、手套、棉袜、爱心包等,确保灾区青少年顺利温暖过冬。
特色创新,才能激发孩子参与热情。在“三项教育”活动中,泸定县把触角不断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紧扣时代脉搏,让广大青少年坚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共叙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 甘孜州与《勇士》剧组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图为军民共建活动现场。本报讯(记者杨珂文/图)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激情热烈欢畅。为丰富军营文化生活,增强队伍凝聚力,加强“军民”之间的关系,“五·四”青年节当天,甘孜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与八...
泸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定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