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政策好帮扶好 勤劳叩开致富门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9-26 08:05 大字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叶强平)

9月8日下午,理塘县藏坝乡甲空村,村民土登和妻子在山上放牧,父亲它堆也没闲着,打扫完村里的卫生,又忙着收拾房前屋后。

土登家原是建档贫困户,2016年土登家将一头牦牛入股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年底三人就分红1800元,加上采集虫草卖了近万元、父亲在村里当卫生保洁员有5000元收入,还有全家领取的惠民资金,去年他家终于摆脱了贫困。

土登家不但从收入上脱了贫,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150平方米的藏房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引到了院坝,看电视不怕经常停电了,打手机不会经常断线了,牲畜棚圈也单独建了,他家还把原先的吊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帮扶的县级单位干部职工还给他家送来了洗手液、牙膏牙刷,教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0平方米的蔬菜棚里,种的莲花白、莴笋等蔬菜长势很好,再也不用花钱上县城买蔬菜了。”土登说,现在入股的牦牛还在增值,今年他借助合作社,把自家养的牦牛奶产品销售出去,目前已有近千元的收入。用他的话说:“党的政策那么好,只要肯勤劳,加上帮扶,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村党支部书记曲它介绍,像土登家一样,去年甲空村还有9户贫困户脱了贫,全村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34户农户住房的改建项目和入户路修建;如今村里的牦牛养殖合作社运转良好,村容美、民风好,村民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生活。

甲空村是理塘县2016年脱贫村的缩影,理塘县扶贫移民局局长汪春康介绍,在做好脱贫攻坚基础工作的同时,理塘县在产业扶贫上狠下功夫,增强了自我发展和造血功能。去年理塘县实现了21个村退出贫困村,4057名贫困人口脱贫,村民们过上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的“四好”生活。

新闻推荐

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理塘县推进教育工作走笔

■罗林本报记者张嗥文/图9月的高城理塘已有了初冬的感觉。13日下午,当记者一行走进理塘县第四完全小学时,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整个校园,这看似平常的事,对于高原牧区却是来之不易。“过去,我们总是...

理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理塘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