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之策精准滴灌到牧民心间——四川藏区脱贫攻坚综述
□本报记者 张立东
“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省委向贫困宣战的庄严承诺中,四川藏区被倾注了深情的目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全面贯彻中央治藏方略,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制度性安排,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统筹推进藏区***、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抓牢发展“总钥匙”、强化民生保障、配强人才队伍……决战川西高原脱贫攻坚的战役,早已打响。
抓住发展“总钥匙”着力破瓶颈强基础
“有热水,有WiFi!”甘孜州理塘县禾尼乡冷戈村“驴友之家”客栈的宣传牌,吸引着骑行国道318线的驴友。客栈老板所波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十分满意:“禾尼乡通电了,我再也不需要每天用柴油发电机发电,生意比以前至少好一倍。”
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省委藏区工作会议、四川省脱贫攻坚大会都对藏区脱贫攻坚作出部署要求。省委明确,发展是解决藏区所有问题的“总钥匙”。
要发展,基础建设是基础。一系列围绕“破瓶颈”“强基础”的行动,迅速在雪域高原展开。
把破除制约藏区发展的瓶颈作为工作重点,四川省突出打通交通通道、发展富民产业,千方百计把发展抓起来、让群众生活好起来。
早些年,理塘县高城镇哈戈村村民小甲塔一直为在巴塘县读高中的孙子担心,因为往返两地的路况差,单程要花大半天时间。2014年,随着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部分完工通车,理塘到巴塘只需要3小时。实施两轮“三年交通大会战”,藏区建成通航甘孜稻城亚丁机场、阿坝红原机场,(下转08版)(相关报道见05版)
理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理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