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一片蓝天 ——理塘县让边远牧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 胡智 杨琦/文叶强平/图
作为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的全省第二大幅员面积县和10个纯牧业县之一的理塘县,农牧民群众居住高度分散,为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子女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该县整合教育资源,探索走集中办学路子取得实效。
军校共建
“兵哥哥”成编外教师
“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记者跟随省委宣传部甘孜采访团一行来到村戈乡中心完全小学。学校120名同学正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用自己编排的十多个歌舞、诗朗诵等节目,欢度自己的节日。
呷绒曲珍同学手持话筒上台,小小的面庞没有丝毫的怯场,一曲清唱的《相聚》让现场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屏住呼吸凝神静听。五年级的男女群舞《扎聂情》更是引爆了现场气氛,十多名同学和着热情四溢的音乐舒展肢体、尽情舞蹈,将藏族儿女的文艺天分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群中,几位身着迷彩服的年轻男子尤为显眼。
“接下来,有请理塘兵站的士兵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街舞表演!”主持人话音刚落,三位酷劲十足的“兵哥哥”站上舞台中央,随着音乐跳起动感的机械舞,现场随即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原来,这是理塘兵站的周梦杰、王浩、马旭三位年轻士兵昨晚连夜为孩子们排练的节目,此外他们还为学校带来面粉、文具等慰问品。
这样的交流,是理塘兵站与村戈乡中心完全小学开展的“军校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戈乡中心完全小学副校长洛扎西透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理塘兵站先后有126名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并派出18名官兵临时教授汉语、数学等课程。
理塘县教育局负责人王红兵告诉记者,目前理塘全境已有近十所学校与周边驻军、兵站开展“军校共建”,“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锻炼了学生的体魄,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办寄宿制小学
与“留守儿童”结对认亲
在甘孜州规模最大的寄宿制小学——理塘县第三完全小学,来自格木乡偏远牧区、以前靠骑马一个多小时上学的二年级二班学生泽洛真坐在多媒体教室,认真地看老师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屏幕上走动的长颈鹿图案加深了他的理解。像他一样,在这所学校,有来自23个乡边远牧区的1388名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实惠。
在取消了帐篷小学、马背小学后,远远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县,理塘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筹措上亿元资金新建了理塘县各类学校中功能最完善、设备最齐全、建设规模最大,甘孜州规模最大、集中办学之典范的寄宿制小学。
二年级十班学生贡呷桑吉来自理塘县偏远的格木乡,去年9月,父母将他送到三完小后,总是放心不下。“学校建有专门的家长接待室,只需交纳少量的食宿费,就可以随时到学校看望孩子了。”对于家长来说,每次来学校看孩子成为了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但学校设置的家长接待室,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二年级三班的洛绒达瓦的家在离学校几十公里的边远牧区,读书期间很难回家,父母只能在县城采购生活用品时才抽空探望一下。洛绒达瓦成了学校的“留守儿童”。(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理塘千户藏寨一角。理塘,被称作“世界高城”,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四川省十大牧业县之一。近年来,理塘县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以农牧区扶贫攻坚为抓手,着力基础设施先行,全力建好藏...
理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理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