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温长征精神 再写电力春秋 ——“中国电力作家重走长征路·光明行”走进甘孜

甘孜日报 2016-06-24 23:58 大字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重走长征路一行。

■本报记者 唐闯 黄丽 徐艺 文/图

6月17日,中国电力作家协会重走长征路一行走进甘孜,重温长征精神,同时,在甘孜电力一线采访电力员工,把新时代电力长征路上的最感人的事迹和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此次中国电力作家协会重走长征路领队、英大传媒集团策划总监、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脊梁》杂志副总编辑刘克兴告诉记者:“重走长征路不仅是要重温革命历史,亲身体验红军精神,最重要的是走进电力一线,挖掘素材,讲好故事。”

6月18日,在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与国网四川甘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甘电公司)的见面交流会上,对于甘孜电力建设事业和红军长征以及重走长征路之间的关系,甘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明自强陈述:“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在甘孜地区活动长达15个月,此间红军数万人的粮食物质均由甘孜藏区人民供给,1950年,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的评价。如今,作为央企,我们应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为甘孜藏区兴旺发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6月17日至6月20日,在重走长征路以及对电力一线职工采访的过程中,明自强经过泸定桥时,了解到电力工人为了给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常常骑摩托翻山越岭去收电费,中国电力作家协会成员、湖南作协会员、湖南张家界电力公司员工姚雅琼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这里的电力同行为当地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所作出的一切让我很感动,不亲眼所见,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电力人根本不会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艰辛程度。我们常常讲电力优质服务要发扬‘三千精神\’,这跟长征精神同工异曲,我们电力的基层员工是新长征路上的勇敢战士。”

经历了同一心路历程的河北唐山电力协会作家窦泽民,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英雄们,在你们的面前,所有的赘述都是多余。留下的, 唯有两个字;信念。”

6月18日,在甘电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一线员工正在为电力作家协会的作家讲述自己在甘孜藏区从事电力工作时的经历,其间无论是讲述者本人,还是正在记录的作家,都数次哽咽。

“目前,从内地来甘孜藏区工作的员工比较多,因为夫妻都在电力公司的不同地点工作,不得不两地分居,公司里3岁以下留守儿童就有37个,他们不得不把孩子留给内地的父母。”说到这,甘电公司负责物质配送的女员工张艺凡泪水夺眶而出。在甘电公司刚刚筹建阶段,公司人员紧张,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不得不离开尚未断奶的孩子。

运维检修部员工叶建蓉,一家四口人,分居在四个地方。叶建蓉在康定总公司工作,丈夫在甘孜县电力公司工作,大女儿在成都工作,小儿子在简阳读书。打电话、发短信、视频聊天成了一家人的生活常态。叶建蓉的丈夫经常下乡排查线路,为了不让叶建蓉担心,他通过微信发些自己在下乡路上拍的高原风光图片给叶建蓉,还留言:一路美景,一路歌唱。

康定县电力公司的洛绒降泽、唐小康是该公司一线电力工人,也是党员服务队的成员,他们向电力作家协会的作家们讲述着党员服务队的故事:“今年大年十四,康定县突降三十年难遇的大雪,导致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封山,车辆无法通行,折西地区供电所储备的电力物资无法保障解决当地用电故障,折东片区的电力物资却因大雪封山,无法及时配送到位,为了及时恢复当地用电,康定县电力公司党员服务队8个小分队的成员当即组织人员,人背马驮将电力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折西片区供电所,当地电力供应得以及时恢复。”

2012年,大学毕业生陈彬彬来到康定县电力公司工作。每天的巡视线路都在山坡上,天天月月走下来,除了身体受不了,枯燥单调的工作模式难有丝毫乐趣,这无疑和陈彬彬最初对电力工作的想象有很大差距。入职半年后的一天,陈彬彬和同事们一起上山巡视线路,陈彬彬身边的一位同事代立一脚踩滑,滚下了山坡。当时,陈彬彬吓懵了,来不及伸手去抓。事后,陈彬彬意识到,要做好电力工作,除了面对单调,还要面对各种危险。除了愧疚,陈彬彬内心也对自己的同事和老前辈们开始心生敬意,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从事的职业,究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既然自己选择了这项工作,就要坚持下去,只有在工作中,我才能成长为一名男子汉。”此后,在同事代立和单位党员服务队的帮助下,陈彬彬慢慢从最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如今,陈彬彬成为了党员服务队的一员,继续和同事们奔波在一道道山梁之上。

黄钰本是父母捧在手中的“掌上明珠”,2014年,为了和甘电公司甘孜县公司工作的男朋友在一起,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来到甘电公司在康定的本部上班。24岁生日那天,甘孜县天降大雪,黄钰男友外出解决电路故障,路途中,所乘坐的皮卡车180度翻转,险些掉下悬崖,失去生命。得知这一消息后,因为路途遥远,黄钰只能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到了甘孜上班,我才知道,公司里还有很多和男友从事着同样危险工作的同事。”黄钰告诉记者,现在,她和男友之间更多是理解和支持,因为这些随时可能遭遇的生离死别,他们之间的感情反而更加牢固。

还有一个叫叫唐思晴的女孩,为了追寻爱情,她特意来到甘孜高原看男友工作的地方。但在高原上工作的困难和危险,并未吓退唐思晴,一个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冲击着她的内心。她说:“工作在电力第一线的男人和女人是在用生命恋爱、结婚、生子”。在父母的反对声中,唐思晴走进了甘电公司,成为了该公司的一名员工。

听着这些故事,电力作家协会重走长征路的作家们,感动的泪水一次又一次湿润了眼眶,他们怀着敬畏之心,前往新都桥实地采访了输变电站的一线电力员工。

来自陕西电力公司的漫画家、电力作家协会的吉建芬告诉记者,她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一个红色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也读了不少与共和国革命以及红军历史有关的书籍。在国家电网《电力报》工作期间,吉建芬不止一次编辑过与川藏电网工程有关的稿件和图片,了解到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尽管走进甘孜之前,吉建芬已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她第一次站在铁索桥上,目视十三根铁链下滚滚的大渡河,一直视自己为女汉子的吉建芬感到了恐惧。“从江西瑞金走到这里,情绪一直在叠加,在泸定桥达到了顶点。”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公园内,看到十八勇士中不少人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吉建芬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留下了热泪。

在新都桥550千伏变电所,目视蓝天下伫立在高原上的一座座铁塔,一根根银线,吉建芬深情地说,我们应该为这些默默付出的生命留下些什么。从历史来到现实,一路上,吉建芬为每一个她采访过的人和遇见的事留下了一张张照片,她说,她将会为此行创作一系列有价值的作品。

回想起这些天看到的山,遇见的人,听到的事,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作家、河北唐山电力公司的窦泽民留下了这样的话:康巴高原的山,才是真正的大山。

新闻推荐

收获的田野

■潘敏深秋时节的康定折东地区,气候干燥。大地气息微喘,跌宕起伏间,早已散发出成熟的讯息。栖息在大渡河两岸的村落,深藏于高山峡谷的寂寥中,沿着山势次第而上,每到进食时光,炊烟袅袅,给这一片静默的土地...

康定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康定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