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八美湛蓝的天空:雅逊,回家了
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袁雅逊。
当袁雅逊遗体被送回家的时候,等候的亲属和同事无不落泪。
查灾归途,33岁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袁雅逊殉职塔公草原
对于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袁雅逊来说,11月26日本该是忙碌的一天:他要完成对4所学校的查灾工作,并前往道孚县配送救灾物资、援建抗震希望学校。
他的工作几乎在车上完成。15点50分左右,他给同是副书记的陈琳娜打电话:“还有1000多件棉衣需要发放到塔公的学校,我们需要尽快落实这件事。”这是他生前打的最后一通电话。10分钟后,他乘坐的白色越野车在从八美往塔公的归途中,由于路结暗冰发生车祸,他因公殉职,另有1名驾驶员、1名工作人员重伤。
他的生命定格在33岁。26日晚10点10分,他的遗体被送往生前所住的康定县三江蔚城。他的同事、朋友和家人在那里等着见他最后一面。
意外
查灾回塔公途中越野车翻下6米深土沟
康定“11·22”地震后,袁雅逊作为分管学校、团校和外宣的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几乎一直在震区54所学校核灾查灾,并帮忙发放物资。
26日下午,在连续跑了4所学校,与团省委、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抗震救灾工作组前往道孚县配送救灾物资、援建抗震希望学校后,他乘坐的越野车在返程时距离塔公10公里处,由于路结暗冰发生车祸。
据首先赶往现场的甘孜州人民医院急救医生介绍,越野车是在一段下坡路的弯道处出的事,“车翻下的土坡,距离道路有6米左右的深度。”
2人被甩出车外司机重伤书记遇难
出事的路段位于八美和塔公之间,当地人称牛鼻山。“当时我们有两辆车,雅逊哥和我在第一辆车上,我坐在后座,他坐在副驾驶室。”同车的益西彭措是来团委挂职的,当天一直和袁雅逊在一起。“我当时有些迷糊,突然就感觉车在不断翻滚。”益西彭措说,等他反应过来,自己已跪在车内,前排两人被甩出车外。
随后赶来的团省委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120。急救人员赶到后,发现袁雅逊已经没有了呼吸。司机王振峰左肾、脾脏破裂,隔肌撕裂,随后被送往医院,截至今日0时仍未脱险。
还原
最后微信:震后八美湛蓝的天空
地震后,袁雅逊一直在忙。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他的朋友和同事,试图还原过去的16个小时,这个年轻干部在震后的工作及生活。
●事发前16个小时
发微信聊地震
袁雅逊喜欢用微信,他在朋友、亲戚、同事以及同期干部培训班里,都建了微信群。11·25地震后,潜水几天的他在培训群里冒了泡。
“因为都知道他最近跑在救灾前线,25日晚地震后,大家都在问他怎么样。”同期学员徐佳说,袁雅逊很快回复说,自己很平安,还开玩笑说,“好像开启冲浪模式”。
●事发前5个小时
工作行踪:八美的天空
事实上,他偶尔一句的玩笑话并不能代表他的工作状态。袁雅逊的表妹吴小姐,甚至对哥哥有些抱怨:他总是工作和出差。
26日早上,袁雅逊像震后的每一天一样早早出发,奔波在查灾核灾的路上。早上10点40分,他发了最后一条微信。他拍下一张湛蓝的天空的照片,写道:震后八美的天空。此时,他正奔波在塔公往八美的路上。
●事发前10分钟
最后电话安排物资捐赠事宜
26日下午3点50分,袁雅逊正从八美赶回塔公。车行至象鼻山附近,他给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陈琳娜打了电话:“准备捐赠到塔公的那1000多件棉衣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已经从八美回来了。”10分钟后,陈琳娜接到噩耗。
送别
当诵经的声音响起时,下雪了
26日晚8点过,袁雅逊生前居住的三江蔚城小区里,一个灵堂正在搭建。晚上10点10分,一辆救护车载着袁雅逊缓缓驶入小区。此时,这里已聚集了近百人,他们是袁雅逊的同事、朋友和亲人。救护车驶入小区的那一刻,全场突然沉寂,大家迟迟不愿推开救护车的门。
近10秒沉默后,袁雅逊的亲人打开救护车。“雅逊,回家了。”人群中,他的表妹说,声音不大。但这足以让全场的哭声响起,又生生止住。人群里不断出现“雅逊,回来了”的低吟。随后,10多位雅逊的亲人和好友将他抬入灵堂。雅逊爸爸站在儿子身旁,一身黑衣,形容消瘦,没有表情和言语,只直直看着儿子。
把雅逊安放好后,亲人们开始送他最后一程。悲痛的哭声从灵堂中传来,而灵堂外的人们,都默默站着,肃穆地看着那扇关上的帘子。
当诵经的声音响起时,下雪了。
生前
他是工作狂 也是快乐的吃货
袁雅逊今年33岁。翻开他的履历本,是一个典型的年轻人忙碌而快乐的奋斗史。
“可惜了……”躺在病床上的益西彭措红着眼睛,给予领导袁雅逊这样的评价:阳光,认真,踏实。而更多的人则用一个字来总结他:忙。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时,他曾前往玉树参与救灾。随后,他任康定团委书记,之后任康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虽然他是领导,但我们都喊他雅逊哥。”“西部计划”志愿者邓晓霞说。这个大哥哥,拿过“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很多奖项。
他的微博里对工作提及不多,倒有不少和吃有关的,他常给别人推荐美食。“成都最好吃的火锅我知道,在科华中路有家鹅肠火锅。”
而现在,年轻的雅逊躺在那里,和亲朋好友们,永远地告别了。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鑫实习记者杨雪采写 摄影郝飞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张菲菲)日前,“携手木雅、追梦光明”爱心助学活动从海拔3800米的康定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启程,来到成都,开始为期4天的圆梦行动,木雅祖庆学校的师生来到成都,了解科技知识、学...
康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康定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