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甘孜日报 2016-01-05 00:33 大字

曾金康(右一)正在搜集群众困难诉求。

滴水成冰的寒冷冬季,严寒却挡不住康定市吉居乡马蹄村村民修建通组公路的激情。2015年12月23日,记者在修建公路现场看到,村民们几乎“倾巢出动”,个个干劲十足,公路在他们的脚下延伸。

■ 本报记者 马建华 文/图

“幸福路”在脚下延伸

康定市人民法院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曾金康正在公路修建现场给大家加油鼓劲,有了上级的资金支持,只要大家出工出力,就一定能够在年前走上“幸福路”。

“我们这个地方很穷,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越来越稀少的松茸、虫草资源。种植的玉米和水果卖不成钱,只有拿来喂猪。村民就地卖的干核桃才几元钱一斤。”马蹄村木托组贫困户布根告诉记者,村民之所以一贫如洗,主要原因是不通公路,连有限的农产品都运不出去,换不成钱。

第一书记进驻该村后,曾金康等人搜集了贫困群众的诉求,在乡村干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于11月中旬将修建通组公路的报告向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市委工作组进行了汇报。州委常委、康定市委书记唐强十分重视第一书记反映的情况,当即表态,市委的优惠政策要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首先解决,希望贫困村民要发扬苦干不苦熬的精神,争取早日打通致富路。相关部门立即表态拿出200万元解决吉居乡通组公路建设。

曾金康告诉记者,市委领导的关怀犹如一剂“强心针”,村民十分振奋,11月下旬,马蹄组和木托组的公路建设顺利开工,村民们让院让田,修建通组路协调工作非常顺利。为了帮助损失较大的村民,每户农户自觉筹资1000元到5000元不等。

吉居乡距离康定城250多公里,位于雅砻江半高山,与雅江县和九龙县毗邻。过去的通组路仅能通过摩托车。简易道路坡陡弯急,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马蹄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才1000多元。这个村有90户、430人,贫困户就达38户、150人。

“我长期在机关上班,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贫穷的村民,有的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通过逐户调查精准识别贫困户,曾金康感叹不已,村民贫困的瓶颈就在于交通。按照规划,通组路将在年前修通,届时,马蹄组和木托组的62户村民将受益,这短短的十余公里将彻底改变村民的运输难。

第一书记如何在工作中取信于民?喊破嗓子,不如办成一件实事。曾金康认为,第一书记要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在县乡村干部的有力支持下开展工作,学习他们开展群众工作的先进经验,俯下身子抓落实。

在前期修建公路协调过程中,一户农户房屋占在路中间,必须要拆除。曾金康和乡村干部反复做农户的工作,讲明修通公路带来的好处,该村民终于打开了心结,同意搬迁。

扶贫攻坚拔“穷根”

“我们的‘穷根\’在于不通公路,没有好的产业支撑。”马蹄村村民阿批和丁真说,村民需要一批致富带头人,我们想做这样的致富带头人。

阿批和丁真找到曾金康,把想法说出来,立即得到曾金康的支持。于是,他们联合10余户贫困户申报了农业科技养殖合作社。“村民有养殖藏香猪的意愿,如果达到规模化养殖,按500头计算,村民仅该项销售收入就可以达到150万元。”曾金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帮助村民学习先进的种养殖技术,曾金康和乡村干部到孔玉乡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孔玉乡羊肚菌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营销模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回到村里,村干部组织村民开始试种羊肚菌,据测算,羊肚菌试种见效后,亩收入将达到一万多元。种植玉米,亩收入才1000多元,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村民发展致富产业的愿望十分迫切,根据马蹄村的气候条件,曾金康和乡村干部已经帮助村民完成了500亩核桃基地的申报任务。挂果后,村民的经济收入更加可观。

“国家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派了第一书记下来帮我们脱贫致富出谋划策,我们一定不等不靠,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绝不拖全面建设小康的后腿 ”。布根说,路通了,产业发展了,我们有信心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迈进小康社会。

“公路通车的时候,你一定要到我们村里和我们分享快乐。”马蹄村支书汪堆一再邀请记者。

“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尽管你的能力有限,但只要你怀着真心、真情去办,村民就会认可你。”曾金康深有体会地说。

夕阳下,那片从云间洒下的金色,把山山水水染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在暮色中,村民还热火朝天地奋战在公路建设现场。

扶贫攻坚的号角正在偏远的山寨吹响。

新闻推荐

雪域高原发动绿色引擎

■李淼甘孜藏区,这方美丽土地因绿色崛起,这里的父老乡亲们也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出席全国两会的甘孜州代表、委员们眼中,甘孜藏区这片热土已经轰响了强大的绿色引擎,未来5年的更...

九龙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龙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