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定规划 甘孜直面“升级挑战”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2-14 06:29 大字

□本报记者 朱梦蝶

12月初,甘孜州下起了雪。位于甘孜县的牦牛养殖基地,牧民们正在储备越冬的草料,将牦牛牵至暖棚避寒。

甘孜州是四川省最大的草原牧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畜牧业不仅是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更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畜牧业提质升级的诸多挑战,甘孜如何做强川牛羊产业?

夯实基础 保障持续化发展

“近30年来,全州草地产草量下降了13.6%,可食牧草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极大地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人工种草地严重不足,应急草料贮备量少,户营小围栏割草地的牧户占比不到20%。”甘孜州农牧农村局局长杨林介绍说。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除了草原退化严重,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夯实发展基础,是做大做强川牛羊产业的第一步。甘孜州着力改善畜禽养殖设施条件,大力发展粮改饲、饲草料基地和畜禽棚圈等基础建设,稳定动物防疫机构队伍,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5月,甘孜州农牧农村局联合甘孜州农科所和四川农业大学,在道孚县大力推广‘粮改饲’,将青稞改种为饲料玉米,每亩饲料产量是天然草场的20倍以上。在理塘推广种植了4万亩牧草,产量也均在七千斤以上。”杨林说。

在牧草成熟收割的季节里,位于理塘县藏坝乡藏青扎喇人工饲草料基地的牧民甲它学习了机械化收割牧草技术。“以前三四个人半天才收割一亩,现在割草机20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甲它说。

作为甘孜州的重点牧业县,理塘县持续开展了优质牧草基地综合建设,以发挥抗灾保畜的作用。“我们在129个牧业村,每村建立300-500亩的标准化草场。”理塘县农牧农村局局长翁堆说,“全县已基本建成‘县、村、户’三级草业基地10万余亩,带动牧户户均储备冬草2000公斤以上。”

科学规划 促进产业化发展

甘孜州完善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九龙牦牛原种场建设,开展昌台牦牛核心育种场建设。并加快地方优良品种亚丁牦牛、拉日马牦牛地方优质牦牛资源挖掘(审定)认定。川羊产业发展方面,也将支持开展本地品种改良和引进茨盖羊、凉山半细毛羊、南江黄羊等优良品种对本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按照生态特色农业“一圈一带一走廊”的区域布局和打造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产业带的总体要求,甘孜规划设计了东部效益畜牧产业经济圈、南部特色畜牧产业走廊和北部生态牧业产业带,积极引导企业与集体牧场和牧户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产业发展模式,并大力推广订单保收模式。

“我们公司年屠宰牦牛1—2万头,主要加工风干牦牛肉,通过统一供应草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机械耕种、统一围栏建设、统一收贮加工的生产技术规程帮助牧民养殖牦牛。”甘孜县康巴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代埝君说。据了解,该公司带动了至少5000多牧户大力发展了牦牛养殖。

理塘县藏坝乡的藏青扎喇专业合作社,如今也通过“公司+基地+牧户”的模式,建立起“牲畜入股、集体经营、按劳取酬、盈余分红”的股份制集体牧场经营机制。

藏坝乡逸辉新村党支部书记泽批高兴地说:“党和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给予牧场支持,牧民们得到了实惠,让我们从传统养殖逐步迈上现代畜牧业道路。”

“未来,我们还将以‘特色品种+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为抓手,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杨林说,“加强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以全域旅游业为抓手,大力开展特色畜禽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开发高端产品,开拓高端市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闻推荐

雀儿山隧道 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甘孜日报讯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了“2018-2019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入选工程名单”,中国中铁多家单位参与建...

甘孜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