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执着奋进勇担当 ——记甘孜县仁果乡仁果上村第一书记黄鹏鑫

甘孜日报 2017-06-12 07:49 大字

2015年,黄鹏鑫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甘孜县仁果乡仁果上村但任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撸起袖子勤勤恳恳干工作,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作,行走在群众家、农田上。他一手抓党建,努力提升治理水平;一手抓集体经济,为民办实事,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用自己的汗水和实际行动带领和帮助仁果上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建强组织发挥先锋作用

上任伊始,黄鹏鑫走村入户,开始了最初的情况摸底,从村民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到有几个孩子在读书、有几个病人,他都事无巨细一一登记在册,建立了详细的台帐。

要实现精准脱贫,建强组织是关键,必须发挥好村“两委”和党员的能动性,他结合实际制定了“三个一”支部运行模式,坚持每月10日召集党员民主生活会,商讨支部工作;每月20日组织党员进行学习培训,提示能力素质;每月30日组织党员进行志愿服务,增强服务意识。同时,健全了村内“八大”组织,为7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引导参与村务治理;培养预备党员1名,积极入党积极分子2名,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为解决仁果上村65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他联系县水利局争取管道3.2千米,带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投工投劳,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题;对接县扶贫移民局,建设通村公路1.0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投入82.5万元推进庭院整治、风貌改造、改厕改厨、穿衣戴帽等一系列村民住房环境整体改造,使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因地适宜培育集体经济

如何帮助仁果上村的贫困户增收致富成了黄鹏鑫的心头难事,在一次下村走访的过程中,老支部书记根登扎西的一席话提醒了他。明确了目标,工作就有了方向。他深入农户家中调查摸底,了解到村中有从事木工、木匠工作的村民约30人,村委会主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让他动了建立手工木工经营合作社的念头。建设资金是一个大问题,思前想后,他打起了自己“娘家人”的主意,寻求派出单位州气象局的支持帮助。派出单位高度重视,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组专程到实地进行考察、衔接合作社建设情况,援助仁果上村4.5万元用于合作社的建设启动资金,同时通过县扶贫移民局争取到产业扶持周转金15万元用于后期建设,使合作社的建设资金有了“着落”。黄鹏鑫借鉴内地村级合作社的运营模式,采取承包责任制,由合作社带头人进行承包经营,每年向村委会支付2万元的承包费,不仅提高了产业带头人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也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保障。

因户施策提高群众收入

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问题,黄鹏鑫又将目光放到了贫困户,毕竟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当了解到建档立卡户向巴彭措的儿媳妇生友是“9+3”职业教育裁缝专业毕业的学生,但苦于缺少发展资金、无渠道经营,家庭经济收入一直上不去时,黄鹏鑫帮助他家申请了两万元低息贷款,生友及其丈夫利用这笔资金在西藏做裁缝生意,通过一年的努力,净收入达到1.5万元,大大加快了他们家脱贫致富的脚步。除了劳动所得收入1.5万元,再加上护林员收入、农业种植收入、政策性补贴,向巴彭措家年人均收入达到了6643.61元,远远高于3100元的人均纯收入标准,成功脱贫“摘帽”。

黄鹏鑫通过与县农牧局联系为群众发放2100斤黑青稞种子,争取化肥20斤,建立黑青稞种植基地70亩、“康青八号”青稞基地300亩、马铃薯基地200亩,蔬菜基地20亩。他还配合村农技员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村民播撒种子,尽可能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带领村干部一起疏通堵塞已久的灌溉渠,提升灌溉效率;到了收割季节,积极利用村集体所有的收割机采用本村收割成本支出模式,最大程度节约村民的劳动力。通过一年的努力,仅农业种植收入这一项仁果上村贫困户平均收入就达到了8300元。

这就是黄鹏鑫针对仁果上村贫困群众采取的因户施策的脱贫方法,保障了仁果上村的脱贫攻坚措施不会千篇一律,不会不合时宜。

新闻推荐

巴松邓珠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本报讯(余应琼)5月15日,在深圳闭幕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传来喜讯,甘孜州甘孜县巴松邓珠创作的藏文书法作品《古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巴松邓珠是甘孜县民...

甘孜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