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书写百米长卷 讲述红军故事 甘孜藏族教师创作《格达弦子》藏文书法献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甘孜日报 2016-04-07 00:14 大字

图为巴松邓珠正在以格达弦子创作藏文书法。

■ 余应琼 文/图

“啊,红军,红军!今朝离去,何时再归。啊,红军,红军!藏族人民的亲人。为了祖国的统一,你历尽了艰辛,踏上了征程,愿佛祖保佑你,盼你早日回归。”

80年前,甘孜县五世格达活佛写下了许多怀念红军的诗,这些诗被谱上曲,编成弦子,当地人称“格达弦子”,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80年后,甘孜县民族中学高级教师巴松邓珠创作完成了《格达弦子》藏文书法长卷,以缅怀革命前辈,弘扬康巴文化。

“3年多了,这个系统的书写工程总算是完成了,以此来献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是我最大的心愿。”巴松邓珠介绍,长卷由三个部分十种字体书写而成,第一部分是近10米的前言;第二部分为主题(格达弦子词)全长142.8米,宽0.8米,用原始竹笔与现代排笔两种不同的书法笔书写8种藏文字体;第三部分为近30米的后记与新歌词。其中第二部分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最长的“弦子”藏文书法长卷,书卷中的兰札体、乌尔都体、珠察体、乌金体、长脚体、短脚体、美术体、草体八种藏文字体,其含义表示八吉祥、八瑞相。长卷的颜色有黄、红、白、黑四色,其含义表示息(息灾)、增(增益)、怀(怀爱)、伏(诛恶)四业。

巴松邓珠在学校从事藏文和藏文书法教学,是省级藏文书法传承人、州藏文书法协会会员,独创“美术康体”。他的书法作品用藏族唐卡艺术的装裱方式来装裱,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作品和论文先后在县、州、省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奖并刊登在各类期刊杂志上,他还编写了《藏文钢笔书法字帖》和《中小学生藏文辅导读本》,分别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和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他用深厚而灵动的笔墨书写和谐社会美丽篇章。

“格达弦子”作为一种民族区域文化,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饱含红色元素,表现了藏族人民对红军的敬仰,体现了民族团结。巴松邓珠说:“人的一生中,总得做一点实事,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我用笔墨来表现、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民族团结精神,力争把自己的思想、灵魂融入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进而把藏文书法发扬光大。”

新闻链接:

“弦子”,藏语称为“谐”,流传于川、滇、藏等藏族地区,是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圆圈歌舞。

格达弦子以藏族传统的“弦子”歌舞及编创者第五世格达活佛而闻名。五世格达活佛,法名洛桑登真·扎巴他耶,生于1903年,1905年被选为四世格达活佛的转世灵童,7岁定为甘孜县白利寺第五世格达活佛,25岁获得“格西”学位。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甘孜,格达活佛大力动员藏族群众筹措粮草、支援红军撤退、对因伤病等不能随红军主力北上抗日而留在甘孜地区的红军战士进行了积极保护。朱德率军离开甘孜后,他非常想念红军,在古老藏族弦子的基础上,写词、谱曲,用低沉、伤感的曲调诉说对红军的思念之情,形成了甘孜县独有的格达弦子。

新闻推荐

刘成鸣在甘孜色达调研寺庙管理工作时强调 进一步创新方法强化措施 扎实推进寺庙依法规范管理工作

图为刘成鸣在大金寺调研。本报讯(记者杨杰文/图)4月15日,州委书记刘成鸣先后深入甘孜县大金寺和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调研督导寺庙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有力推...

甘孜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