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亿元援藏资金盘活甘孜民生

龙泉开发 2015-07-13 16:52 大字

甘孜县,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甘孜州“南北两线”的北线腹心,是甘孜州北路县域城镇体系中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经济节点,是四川连接西藏、青海的桥梁和枢纽。然而,在这块7303平方公里、拥有6.7万藏汉居民的辽阔土地上,却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等先天条件的不足,还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特殊贫困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任重道远。

民生工作关系千万家庭、关系藏汉团结、关系藏区稳定。为实现四川藏区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省内定点对口支援的重大决策。从2010年至今,我区坚持将民生优先贯彻始终、以教育援助为开端,全面开启了对口援甘工作,共投入援助资金1亿多元,极大地促进了甘孜县的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朱国琴与杨元建,龙泉一小的两位教师。2013年,朱国琴在丈夫杨元建的影响下毅然加入了赴甘孜县支教的队伍,成为了我区又一位援甘支教老师。

在朱国琴刚接到甘孜县二完小龙泉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学生在两个星期内流鼻血晕倒3次。朱国琴所说的这名“体弱多病”的学生名叫扎西贡布,他为了能够“生病”,假装晕倒,甚至不惜用手将自己的鼻子拍流血。朱国琴一遍又一遍地找到扎西贡布沟通和谈心,慢慢的,扎西贡布学习态度完全变了样,成了上课经常主动回答问题的学习积极分子。

在2014年春季学期结束的时候,龙泉班全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从50分上升到了80多分,在甘孜全县统考中排名第一。

在甘孜县,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十分寒冷的,这里淳朴的家长们对教师表达尊敬的方式并不多,最让朱国琴感动的就是“搓手”。冷的时候,家长们不论在哪里碰到朱国琴,都会上前握住她的双手,用嘴“哈”出热气然后使劲揉搓帮助取暖。

转眼2014年暑假来临,朱国琴夫妻二人的支教时间也都到期了。知道老师们要走,孩子们十分不舍,在孩子的挽留声中,夫妻俩决定:留在甘孜县支教。

我区在援甘教育投入上坚持硬件改善和软件升级并重,坚持师资支持和管理指导并举。由区实验小学实施的甘孜县二完小托管项目就是一项创新之举。为解决学龄前儿童入学难问题,我区建设起甘孜—龙泉标准化幼儿园,可接纳400余名适龄学前儿童入学;为不让一个贫困孩子辍学,我区又在当地开展“金凤凰”学生异地代培,众多甘孜县贫困中学生顺利到我区就读;为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勇争先进,我区建立励志奖学金;为尽力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我区援甘工作队启动开展“五个一”助学行动,走企业、访爱心人士,为藏区孩子们落实了防寒服、床单被褥、学习文具、教学设备等学习生活物资。

泽翁单真是甘孜县人民医院的一名病人,手术后,他的身体康复得很好,也是因为这次手术,他的血管里,流淌着援藏队员、甘孜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梧的血。

2014年12月15日晚上10点,甘孜县人民医院接收了一名车祸重症患者泽翁单真,经检查外伤性脾破裂,多根肋骨骨折,急需手术。

张德梧立即向院长报告,并召集值班医生会诊,马上组织开展手术。手术过程中,泽翁单真急需输血,但血库里没有符合的AB型血。

情况危急,张德梧二话没说,挽起袖子说:“抽我的血试一下”。经化验配对,张德梧的血型与泽翁单真的匹配。

400ml鲜红的血液,慢慢流进泽翁单真的身体。张德梧的额头不停地渗出冷汗,他咬紧牙关,拔掉针头,继续组织开展手术。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刚一出手术室门,张德悟就瘫倒在过道椅子上……

“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身上流着他的血。”泽翁单真感激地说。

我区在援甘卫生投入上坚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减轻医疗负担并重。购买医疗设施设备,重点建设甘孜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检验科、急诊科等科室,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和实验室系统。为全县21711名低保、五保、残疾等困难群众实施城乡医保金补助,直接解决了他们的医疗保障后顾之忧;为藏区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补贴,直接减轻了孕产妇的住院负担,提高了住院分娩率和婴幼儿存活率;对全县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成都市标准补齐,全县居民直接享受到了与成都居民一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提高诊疗队伍水平,我区还实施医务人员互派,选派优秀医技人才到甘孜县支医,选派甘孜县医生到龙泉驿区进修,组织高级医技人才到甘孜县开展巡回医疗。

2010年,对口援藏工作全面启动,多年来,除了在教育、卫生上投入巨大,我区还加大民政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根据年龄按不同标准,为全县7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物资;按每人3600元的标准为全县孤老人员发放生活物资。

城市安全用水问题历来是制约甘孜城市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我区决心用2年时间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投入520余万元,完成甘孜县自来水厂技改工程,彻底解决了老水厂水质不达标问题;投入1400余万元,完成甘孜县自来水供水能力提升工程,新建给水规模更大的自来水厂,彻底解决了县城用水量不足的问题。

城市功能配套不足也是影响甘孜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另一问题,我区投入100万元,新建城市公厕,缓解了2个片区的“如厕难”问题;配置垃圾清运车、高空作业车、垃圾清扫车,基本解决了城市环境维护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

如今,在龙泉、甘孜两地干部群众的携手努力下,援甘民生工作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谱写了“藏汉一家亲”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爱在藏区 花满高原“爱的格桑花·人才藏区行”活动圆满结束

“这次活动让我记忆犹新,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8月25日,“百千万”人才李惠在回忆8月8日至15日由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的“爱的格桑花·人才藏区行”活动时激...

甘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孜,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