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万家灯火的守梦人
“新甘石”巡线工的一天:
□刘川
全长1015千米的“新甘石”联网工程如同一条珍珠串联起新都桥、甘孜、石渠等地。
在这个平均海拔近4000米,最高海拔达4600米的 “电力天路”上,一支由国家电网四川送变电公司50多名员工组成的巡线工队伍用青春和忠诚守护着藏区的万家灯火。
凌晨6时整
“咚咚咚”,因高原反应头痛睡不着的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无力地看看闹钟,6点整。“谁啊?”我恼怒地问道。“我,老马,起来巡线了。”我才想起今天要和老马一组去体验巡线。
老马名叫马勇,38岁,在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一呆就是19年,现在是送变电应急抢险中心甘孜工区一班班长。
老马是个老巡线工,从多条省内外500千伏线路的建设,到500千伏“九石线”路、±800千伏“复奉线”直流输电线路运维,去年9月开始接手“新甘石”联网线路运维,带着30个兄弟担负着220千伏新甘线的运维重任,另外一组20多个兄弟负责110千伏甘石线。
这条220千伏线路途经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县,全长272.871千米,共有铁塔611基,不间断的一趟下来至少要9个小时。
早晨7时
“黄鑫,带齐巡线‘装备\’,赶紧了……”老马在门前朝我们大喊。大嗓门老马心思也很细,每次出发前,他总是反复叮咛其他巡线人员多带点水、多带点干粮,有时候不放心,还特别“检查”一下他们的工具包。
望远镜、扳手、铁铲、对讲机、红外测距仪、测高仪、照相机、干粮……带上这些包里就有10来斤重,除了这些工具,他们还带上了自制钢管,在被冰雪覆盖的冬季,这个不起眼的小工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冰面上行走,还可以在野外遇到野狗或者狼的时候自卫。“出发!”老马一声令下,两辆电力工程车有序驶出,向着甘孜县下雄乡罗锅梁子进发。今天我们要对220千伏新甘线进行日常维护。
早晨9时
罗锅梁子由三道山梁组成,最高的山梁海拔高度约为3980米,屹立的铁塔与远山以及草原相映成辉。
景色是美,但高原上缺氧状态极为难受。才紧走了几步,我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走慢点,我们的线路分布范围很广,平时巡线量也挺大,你刚来要注意自我调节,慢慢会习惯的。”90后黄鑫告诉我。
一路上,我们边检查、边记录,但是巡线工操作的一些专业要求在我这个外行眼中看起来平淡无奇,不就是看看头上电线有没有东西就得了嘛。
我把我的想法和老马一说,老马表情立马严肃起来。老马极其耐心地和我讲解着巡线检查中的要求与侧重点,和我分享着他十几年来巡线的心得和经验。“天天巡线说起来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我们运行工责任重大,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哦,说小了是个人的荣辱,说大了线路的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问题。”老马语重心长地说,“能解决的缺陷要马上消除掉,比如说巡线通道的维护,拧紧一颗松掉的螺帽等等。不能解决的要认真记录,及时反馈,甚至是保护现场,马上报告。”
老马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里边记录着发现的问题,待处理的,以及各类经验、教训,日积月累,他也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用过的第几个笔记本了。
在野外工作遇到危险是常事,受点伤也是家常便饭。从去年9月19日开始的半年间,老马所带的班每个月每天一个巡线小组在高原上要走至少10公里的山路,在松林口巡线、翻过塔公草原这些“无人区”,有狼、野猪贴身而过……
他们很少能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也常常和“惊心动魄”相伴,那一个个听上去会让人心悸的故事,老马却风轻云淡,“不算什么,在我们这行,常事。”
但老马最焦心的是才来的两名90后大学生的婚姻问题,“干我们这行的,常年在外,女朋友很难谈,单身的很多。”
下午3时
不知不觉中我们徒步走了6公里,整整6个多小时,任务顺利完成!
大家都陆续地到达集中地,汇报情况,讨论发现的问题,边吃干粮边为下午的工作准备着……
回来的路上,我的身体累得要命,本能地迈着早已不听使唤的双脚,但我想到了在大凉山的深山中十几年如一日的殷显树,正是一个又一个的巡线工的坚守和付出,四川电网才能如此安全,为千万百姓送去光明。
巡线路,苦不苦,只有巡线工最清楚。老马告诉我每次从康定坐车回甘孜县,望着那一条条银线,这一年来的巡线往事就如随着崇山峻岭蜿蜒的银线般起起伏伏,没有停留,没有断裂,没有迷失,还有那么点美妙的骄傲。“这一刻,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大家所有的辛苦感觉都是值得的。”
新闻推荐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瞻对这个地名,相信多数人会感到陌生,历史上它进入人们视野,多半是因为清雍正、乾隆年间朝廷多次对瞻对用兵。1989年我作为人民日报记者第一次抵四川省甘孜州采访...
甘孜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