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酿出”脱贫攻坚“得荣味道”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8-22 07:55 大字

瓦卡镇葡萄基地农户正在除草松土

“中国西部太阳谷”得荣县,依偎在流经川藏滇的金沙江河畔,是甘孜州出川、进滇、入藏的重要通道,在充满灵气的山谷中,得荣好似一幅画卷美不胜收。

8月16-18日,由甘孜州得荣县委、县政府,成都市葡萄酒协会联合主办,得荣县农牧和供销合作局承办的“得荣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研讨会”在该县举行。举办产区发展研讨会,得荣在川首开先河。

近年来,沐浴在“脱贫攻坚”的春风里,得荣县葡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占天时之机、得地利之势、聚人和之气,该县用实际行动绘制脱贫蓝图,精准把握产业发展的脉搏和方向,倾力打造金沙江得荣干凉河谷知名葡萄酒产业基地,酿造“得荣味道”,为当地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巧用“地利”之势打造葡萄酒产区

“得荣县‘山高、沟深、水急、路险\’,必须选用抗旱、产出高的作物。”中国葡萄酒协会联盟主席李华告诉记者,“根据得荣的生态自然条件,选择种植什么作物、发展什么产业是脱贫的关键。”

“种葡萄!”李华说,“得荣具备生产世界最具特色优质葡萄酒的天然生产条件,可生产出优质的葡萄。从水的角度看,种1亩玉米的用水量可种2亩葡萄;从经济效益看,种1亩玉米收入不到2000元,种1亩葡萄收入至少6000元。这也是得荣选择发展葡萄产业的重要原因。”

据悉,得荣县年降水量为347.1毫米;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均气温14.8℃,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8.9℃;无霜期超过246天;土壤属于石砾砂壤土,富含钙、钾等元素,是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理想土壤;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温暖干燥,葡萄完全能露地越冬,不需要埋土防寒,相对于北方产区成本低、品质好。

同时,得荣县域海拔相对高差达到3609米,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海拔2000-2600米之间,属于高海拔低纬度产区,形成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气候呈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同海拔地带可以种植不同的早、中、晚葡萄品种,生产出不同风格的优质葡萄酒。

“在这里生长的葡萄物质积累多、消耗少、果实着色优、糖度高、糖酸比例协调。”李华说,天赋异禀的得荣生产的葡萄是酿制干红葡萄酒最优质的原料,“我们的葡萄酒是老天爷酿造的。”

“地利”成为得荣发展葡萄产业最大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但同时,地理条件也对得荣葡萄产业发展有着极大的限制条件。“得荣能够种植葡萄的土地较少,不能按照大工业化思路发展葡萄产业。”李华表示,得荣要走“小酒庄、大产业”的特色路子,“小酒庄投资不大,压力小,更易激活酒庄的经济业态,更好地带动产业扶贫,振兴乡村发展。”

作为四川世界高山葡萄酒产区四个主要子产区之一,得荣还具备发展葡萄产业的人文环境,丰富的旅游景区资源和藏民族文化,使该县葡萄酒产业显著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葡萄酒产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符号”。

抢抓“天时”之机建葡萄酒生产基地

清晨,山峰上的雾气渐渐散去,记者走进瓦卡镇瓦卡坝葡萄基地,一眼望去,数千亩葡萄一碧千里,一排排葡萄树整齐生长,一串串葡萄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瓦卡曾是一片乱石荒滩。”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早在2006年,瓦卡镇依据自身地理、气候、土壤、交通等资源优势,确定将优质酿酒葡萄产业作为瓦卡支柱产业。

2007年,第一颗“赤霞珠”葡萄苗落地瓦卡。经过多年的发展,到去年底,瓦卡镇葡萄产业基地达372亩,葡萄产业基地带动户均增收1.21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目前,瓦卡镇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葡萄科技示范园。

2007年,得荣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以“农业跨越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经过深入调研和试验,提出将“荒山荒坡”变“葡萄基地”,规划建设酿酒葡萄基地,打造以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为主体,融观光、休闲、会展及藏民族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

据悉,得荣县规划种植葡萄6.45万亩,涉及12个乡(镇)。目前,该县有酿酒葡萄面积5260亩,2017年挂果面积1968亩,葡萄产量达734吨,葡萄酒产业产值5200余万元,葡萄产区农牧民种植葡萄人均增收1670元。正是由于得荣县抓住了先行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天时之机”,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

“近年来,得荣县立足县情实际和发展优势,依托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1256’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中\‘发展1万亩酿酒葡萄基地’这一目标任务,始终将葡萄种植产业和葡萄酿酒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及农特主导产业的重点,全力打造世界高山知名葡萄酒生产基地。”得荣县委书记雷建新表示。

截至目前,该县正以第二轮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和乡村振兴为契机,整合涉农和援建资金3620万元,在曲雅贡、瓦卡、古学、奔都、松麦、斯闸等9个乡镇推广种植验收5260余亩。“其中,建成1000亩核心示范基地,今年有2236亩葡萄基地进入年挂果期,预计产量达1200余吨,初步预算今年葡萄产区农牧民人均增收1800余元。”雷建新说道。

汇聚“人和”之气酿造“得荣味道”

“全村原贫困户26户,目前已脱贫22户,2019年将全部摘‘贫帽\’。”曲雅贡乡因都坝2号坝邓归村村支部书记降巴拥林如是说。

“之前种青稞、小麦和玉米等作物,每亩收入900元;现在土地流转后,每亩收入2000元。”因都坝2号坝邓归村村民罗布志玛告诉记者。

“土地以每亩2000元/年流转,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降巴拥林说,不仅如此,到葡萄采摘季节,农牧民到基地“打小工”,每年还可增收2000-3000元。

目前,种植葡萄极大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农牧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推动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2013年,我决定利用得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资源优势开始葡萄栽培和酿酒,带领家乡父老深挖农业产业致富。”得荣县格绒泽仁酒业有限公司庄主格绒泽仁说,“得荣县的葡萄品质好,一定要将这些好东西卖出去、推广出去。”

2012年,格绒泽仁成立得荣县太阳魂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扎西尼玛龙”牌藏文化小酒庄,占地面积5168平方米。“2016年生产的150余吨‘扎西尼玛龙\’牌优质干红葡萄酒上市后,备受消费者青睐。”格绒泽仁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首先抓好基地建设,从原料上严格把控,种出最优质的葡萄;同时,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工艺条件,用优质的葡萄酿造优质的葡萄酒,打造世界级葡萄酒。”

近年来,甘孜州委、州政府,得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沙江干凉河谷葡萄酒产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将得荣葡萄产业纳入对口援建、专项扶贫、富民强县、生态建设等重要工作一并开展,为得荣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得荣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引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总思路,探索形成“龙头企业+村党支部+贫困户+3”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了贫困户和龙头企业双赢,一方面是龙头企业有葡萄收购,保证了优质原料供应,另一方面是贫困户种葡萄不愁销,还能卖个好价钱。

“为保障智力支撑促进得荣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科学发展,得荣县加强‘院校合作\’和‘院县合作\’。”雷建新表示,得荣县专门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旅游学院、成都市葡萄酒协会等专家指导该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不定期聘请葡萄栽培、植保等方面专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为葡萄种植户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着力打造金沙江得荣干凉河谷优质葡萄酒产业基地。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得荣葡萄产业的发展已从无到有,给这个深度贫困县群众带来脱贫奔康希望,得荣也正以优质的葡萄产业不断酿造出独特的“得荣味道”。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萍 文/图

新闻推荐

监管与服务并重 得荣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甘孜日报讯为更好地助推民营经济的发展,创新监管模式和工作机制,6月7日,得荣县食药工质局深入各乡镇和企业,开展“四上门”服...

得荣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得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