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托起群众致富梦 ——得荣太阳魂农副产品加工公司积极探寻富民产业发展之路
公司葡萄基地。整洁明亮的一体化厂房。苦荞茶自然晾晒车间。
■记者 陈斌 见习记者 刘娅灵 文/图
“从9月底收葡萄到现在,大家伙儿一刻都没闲着,从收购、挑选、清洗再到放入机器榨汁,简直累坏了!”工人扎西达瓦端起一大筐葡萄,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扎西达瓦是得荣县太阳魂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公司成立之初便进入该公司。如今,他家盖起了新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和我妻子也是在公司认识的,可以说,是公司改变了我家贫困的境况,给了我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扎西达瓦如是说。
扎西达瓦的幸福生活是太阳魂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寻富民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怀揣梦想
打造企业知名品牌
2000年,云南迪庆、四川阿坝等地葡萄酒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位于金沙江畔、具有同样优势的得荣县却起步维艰,发展缓慢。
“我们得荣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地质灾害频发,很多经济作物都不适宜种植,老百姓‘靠天吃饭\’,增收致富困难。”太阳魂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扎西次仁向记者说。
为改变当地农牧民长期贫困的生活状况,2012年6月,扎西次仁和哥哥格绒泽仁多次与政府、高校、省内外的专家企业家交流沟通,并邀请国内著名葡萄酒专家到得荣县考察。在得到专家与企业家们对得荣发展葡萄产业思路的肯定后,两兄弟当即拍板决定成立公司,并命名为太阳魂。他们希望,公司能像太阳一样为当地农牧民送去温暖。“公司主要加工酿酒葡萄、苦荞等当地农副产品,并将这些特色农副产品推销到外面市场,让当地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公司法人扎西次仁说。
在短短四年里,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一个资产1000余万元、年销售额达800余万元的中型民营企业,先后获得“最康巴‘特色名店\’”“甘孜州优秀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品牌效应日渐显现。
创新模式
走产业富民之路
近几年,公司以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集约精、高效化农业转变。经过摸索,公司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
据了解,目前,公司与瓦卡镇、因都坝区等地的306户农民签订苦荞、葡萄收购协议,均能达到年生产苦荞茶500吨以上,葡萄酒200吨以上的市场需求。
“为了重振灾后经济,我们集中力量抓好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确保生态环保、质量安全优质。”扎西次仁向记者介绍,公司在瓦卡镇金太阳合作社承包了流转土地50亩,用于种植酿酒葡萄;在白松乡建立苦荞种植基地380亩,雇佣当地老百姓在此务工。同时,公司的苦荞、葡萄酒品牌均获得有机认证。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公司还成立了葡萄、苦荞专业协会,聘请省内外知名农科专家为农牧民授课,向种植户传授葡萄、苦荞的种植技术。
“去年,我在合作社务工,收入近万元,我家土地流转收入5000多元。现在,我们足不出村就可以挣得土地流转费、务工费,轻松过上富足生活。”瓦卡镇古学村村民志玛高兴地说。
在公司所在地古学村,谈及太阳魂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沙郎多吉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这个公司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短短一年时间,它不仅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还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水平,更带动了乡村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助农增收
携手共建小康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发展要惠及大家,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坚守。”扎西次仁坚定地说。
据扎西次仁介绍,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公司准备开发得荣苹果系列产品,进一步延长农副产品加工链条,帮助果农增收。此外,公司还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在因都坝流转了150亩土地,用于葡萄种植。这样,当地农牧民就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增收。扩大规模后,公司的葡萄基地每年将雇工近2200人次,为当地农牧民增收22万元。
得荣县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该公司将悠久的藏民族文化与葡萄酒业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藏区葡萄酒品牌。扎西次仁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投资1000万左右,以‘扎西德勒学\’葡萄酒品牌为依托,建设一个集学羌、九步锅庄等传统文艺表演,特色民宿,田园观光,特色餐饮等一体化的休闲旅游中心。”
据了解,目前,公司“扎西尼玛龙”品牌系列苦荞茶、葡萄酒等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上海,江苏,云南,成都等全国大部分省份,在康定、香格里拉、得荣等地开设了专营实体店,并成功入驻2家大型连锁超市和20多家商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星)9月5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紧急向甘孜州得荣县下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资金200万元,甘孜州已安排应急资金150万元。截至目前,省民政厅向得荣县地震灾区调拨棉帐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