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小作坊到扶贫“大车间” 德格麦宿发展手工艺带动农牧民脱贫侧记
制作手工艺品。展示手工艺品。贫困户制作手工艺品。
12月的德格麦宿雪覆大地、万物寂静。
“叮叮当当……”一阵接一阵的敲击声打破了这寂静。在德格县麦宿片区达马镇钦乐工坊,十余名手工艺人忙碌着,有的在打磨铜像、有的在为佛塔着色、有的在錾凿着小配饰……
手工艺者布姆正在打磨铜铸佛像。靠手工技艺,布姆有着稳定收入,于去年实现了脱贫。
“像布姆家这样,德格县麦宿工作委员会下辖的5个乡镇的不少农牧民,靠做手工产品脱贫。”德格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泽翁罗布说,德格手工艺发展从原来的自发学习到现在的系统培训,随着培训力度加大,以往的民间小作坊向扶贫“大车间”转化,越来越多的贫困村民成为手工艺人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甘孜日报记者 谢臣仁 文/图
麦宿手工艺闯出大市场
“我们这里虽然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厚,但曾是全县最穷的地方,也是最封闭的地方。”德格县藏艺通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降拥彭措说。
德格麦宿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一起并称为“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藏在“深闺”的麦宿交通闭塞,1992年才通上公路。以往,除了雪域高原的笼统概念,麦宿的“真容”并不为世人所知。
但麦宿在近年来却被外界广为人知,让麦宿声闻遐迩的“媒介”是这里的传统民族手工艺。
在麦宿,传统民族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一门文化技艺,承载着远古时期以来人们的情感和细腻温情的价值情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工业技术呈现着逐步走向衰弱的局势,许多手工艺人的手艺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从1983年,一直关心麦宿传统民族手工艺的洛热彭措开始有意识致力于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复兴,经过政府的扶持和民间的努力,现在的麦宿已经有编织、缝纫、木雕、锻造、铜铸等多种精湛工艺,成为藏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乌托邦”。
201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德格县藏艺通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成立,洛热彭措的儿子降拥彭措任董事长。藏艺通将麦宿传统民族手工艺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公司集合当地土陶制作技艺、木雕制作技艺、藏族牛羊毛绒编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聘请北京、成都等地的现代工艺设计和制作人,创新开发当地旅游文化资源,通过传统与现代融合,让手工艺产品走出高原,成为都市人喜爱的文旅商品。
藏艺通的理念是“天然、环保、手造”,关注天然材料以及材质的创新,注重环保,所使用的原料撷取自广袤的自然及藏区本土。同时,藏艺通的优势也源于产地、原料及手工的纯粹。每件产品从设计到制作,每个细节都凝结着来自不同国家、领域的设计师的思想,以及每位藏族手工艺者的心血,呈现的产品诚挚不造作,独具一格而又不失古韵。
2017年7月,藏艺通参加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塔非手工艺术品展,展览有来自83个国家的634个团体申请参展,经过筛选,最后大约有来自53个国家的160个团体被邀请参展。藏艺通总共带去了187件、价值25万的“子乌”品牌产品,在展会上均销售一空,引起大洋彼岸对藏族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2017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于9月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经过各省市区的层层筛选,从数千家企业选送的数万件参赛商品中筛选出1400家企业的1504件/套、15000余件商品进入大赛现场参加评审。经过大赛的层层角逐,藏艺通公司的“子乌”品牌的牦牛绒系列产品斩得桂冠,获得2017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屡屡获奖,让麦宿传统民族手工艺产品声名鹊起。400余名熟练手工艺人参与到藏艺通公司的订单生产,开发出15个大项、200多个小项的旅游产品,其中60多个品种进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市场。古老的藏民族传统手工艺走出山野,以炫目的身姿展现于世人眼前。
两千名手艺人成为脱贫『生力军』
钦乐工坊,阳光通过屋顶投射下来,照在一尊紫铜佛像上,让佛像熠熠生辉。
一双粗糙而灵巧的手正一丝不苟地对铜像进行最后的打磨。这是一双执着于铜铸工艺43年的手。尼玛从7岁开始学习铜铸手艺,是该项工艺的州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尼玛的铜铸佛像,工艺复杂,每一项都需要数天甚至几十天。从泥塑造型,到模型胶定型、蜡塑型、蜡像精修、防火材料封壳,到加热解蜡,倒入铜水,铜像毛坯造好后,三遍敲打、刮、打磨,最后抛光完成全部流程。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要半年。
尼玛教授了73名徒弟,这些徒弟有一部分已能独立进行铸铜工艺。像尼玛这样的收徒传艺的手工艺者在麦宿有很多。在政府和藏艺通的组织扶持下,麦宿开设了27个藏传工艺特色班。这些特色班囊括了当地所有的手工艺传承,包括唐卡绘画、木雕、泥塑、彩绘、陶器、裁缝等,学生就近上学,学费全免,有的还包食宿。27个班囊括五省藏区1000余名学员。目前已有500名学员熟练掌握了相关技艺,能够生产出多种具有鲜明藏族传统特色的工艺佳作。500余名初级学员还在学习中,且规模将继续扩大,他们将成为传承藏族手工艺文化的火种。
在麦宿德格唐卡绘画班,老师泽批正在在指导几组学生学习,刚起步的在使用尺规描格子,临摹范本;有一定基础的在练习勾勒、着色;少数几个学有所成的则在老师指导下绘制唐卡。
离唐卡绘画班不远处,还有木雕班。老师才吾平措在指导学生。当天班里只来了五六名学生,新生在学习描线,有基础的几个则在专心攻木。
这些藏传工艺特色班既负责教学,也利用成熟学员的技艺进行生产。学员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藏传工艺特色班开班教学的目的是让这些贫困学子学会一门手艺,掌握致富技艺;同时,每一个班仿似一个小型的合作社,学生每样作品出售后,自己留40%,其余60%全班学生分享,通过这样帮助他们增收脱贫。
在麦宿,很多人致力于帮助贫困村民脱贫。尼玛的女儿达瓦卓玛是一名留学生,本可留在美国发展,但她回到了麦宿,与父亲开办了钦乐工坊,发展传统民族手工艺。在钦乐工坊,父亲负责生产,她负责销售。钦乐工坊的铜铸佛像十分畅销,曾创造过一个30厘米高的佛像售价18万元的记录。
“钦乐工坊年销售收入200万左右,工人人工资就占了50%,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工人通过手艺能挣钱,让这些传统民族手工艺能传承下去。”达瓦卓玛告诉记者,钦乐工坊有工人30人,贫困户就占了8人。
在麦宿,像钦乐工坊这样的手工作坊达19个,每年为手工者实现收入超1000万元。传统民族手工艺所“产生”的2000名手工艺人成为脱贫“生力军”。
降拥彭措介绍说,在手工艺培训方面,麦宿计划在未来10至25年之内,通过手工艺培训班的形式培养出15-20万藏族手工艺传人。
把民间小作坊做成扶贫『大车间』
在达马镇美丽村村民降巴家的二楼藏房里,降巴就着亮光裁剪、穿线、缝纫,一个深蓝色的女式钱包渐渐成型。一有空闲就在家做手工产品,这种灵活就业形式让降巴年收入达到4万元,降巴家于2015年就实现了脱贫。
麦宿工作委员会下辖达马镇、普马乡、白垭乡、八邦乡和岳巴乡,这五个乡镇是村村有工坊、家家有艺人。怎样进一步扩大传统民族手工艺的放大效应、增加脱贫增收效果,是德格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德格县针对传统民族手工艺发展提出了让民间小作坊成为扶贫“大车间”的发展思路,总投资1400万元,通过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的形式推进。项目涉及4乡7个村的服装、土陶、木雕、铜铸、唐卡、牛羊毛绒编织、金银加工等11个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德格县脱贫攻坚产业支撑,成为贫困村产业抱团取暖和德格县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推动麦宿附近的多普沟旅游环线和木雕、铜铸、唐卡、土陶等非遗文化品牌的打造,全面带动县域及周边旅游产业链,突破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困局,确保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促进德格经济社会的发展。
见到羊毛绒编制非遗传承人占珠时,她正在自己的扶贫车间建设工地。眼看112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就要建成了,占珠欣喜万分。曾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展示过手工技艺,她不愿意这一手艺在自己之后就失传。“由于原来的工坊面积有限,我只教了7个徒弟,扶贫车间建好后,房子宽了、条件好了,我可以多教徒弟了。”
在钦乐工坊,记者看到一座500平方米的木质楼房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即将进入内部装修。这楼房正是尼玛的扶贫车间。尼玛告诉记者,这扶贫车间建成后,可增加100名工人,能让更多的贫困村民来车间学艺和工作、增加收入。
麦宿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手工艺这一资源,开发创意化的文化产品、文艺化的实用产品和旅游化的农副土特产品,让更多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康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胜把德格麦宿以手工产品带动农牧民脱贫的模式总结为麦宿“2+2+2”文旅商品脱贫模式:第一个“2”指充分利用旅游、文化两种地方资源,第二个“2”指对接外地的人才溢出、消费溢出,第三个“2”指实现本地脱贫的经济效益、观念改变的社会效益。
曾经璀璨,今又流芳。麦宿传统民族手工艺在今天焕发出蓬勃生机,在未来将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新闻推荐
援藏工作队协助拍摄本报讯(记者蒋君芳)11月19日,公益电影《黑匣子》的开机仪式在甘孜州德格县举行,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
德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