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已是满目葱茏时 ——德格县推动双语暨牧区教育发展纪实

甘孜日报 2016-10-25 00:00 大字

德格县位于甘孜州西北部,素以“康巴藏文化中心”、“格萨尔王故里”、“南派藏医之源”闻名遐迩。县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总人口8.5余万,藏族占98%。在全州脱贫奔康的关键期和“十三五”扬帆起航的开局之年,全州双语暨牧区教育现场会在德格县召开,影响深远,意义非凡,这既是对德格教育事业发展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德格教育事业发展的检验和鞭策。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州教育工委的具体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格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中,德格县承载着希望和未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矫健的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怀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

农村教育薄弱、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一直以来是制约德格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一代又一代德格教育人忘我拼搏、倾力解决的一道难题。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高瞻远瞩的德格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教育振兴工程,为德格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州县制定的教育“一纲要四意见”,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落实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定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困难和问题。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费投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按规定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同全县45%以上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一并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县财政每年安排600余万元按公务员标准发放教职员工年度目标奖,安排130万元用于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安排60万元用于信息化教育网班建设,安排50万元用于发放教学质量奖,今年安排教育现场会校园文化打造和基建项目经费2000万元。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长远规划。德格县历届班子经过不懈努力和反复论证,结合县域实情,先后规划出“2313”、“124N+X”的校点布局思路,总投入建设资金2.5亿,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解决了全域德格儿女“有学上”、“上好学”难题,切实做到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124N+X”校点布局思路,即“一圈两区四片”,“一圈”指以城区学校为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圈,“两区”指马尼干戈和龚垭规模寄宿制集中办学区,“四片”指阿须、温拖、达马和竹庆4个片区示范寄宿制学校,N指若干个“3+3”、“6+3”精品小学,X指若干个村点小及村级幼儿园。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德格印经院文化和格萨尔文化为核心,以培养“智勇勤善、树德立格”的新型合格康巴人为目标,提出“一县一文化,一片区一主题,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思路。

【实践篇】全力推动双语教育有序发展

多年来,一代代德格教育人,用智慧播种理想,用汗水耕耘希望,以爱与责任诠释着“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德格教育精神,谱写着一曲曲“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华彩乐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德格所有教师毕生的追求,他们用师爱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用真情燃起学生前进的希望。德格县教育体育局按照州、县制定的“一纲要四意见”要求,发挥康巴文化发祥地的地域优势,实施底部突围战略,狠抓藏汉双语和牧区教育,切实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注重本土双语幼儿园的建设。采取新建、改扩建、依托乡镇中心校或村级活动室等方式不断扩大双语幼儿园覆盖范围。目前,全县68%的乡镇新建成了公办幼儿园,所有乡镇全部具备一年以上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注重本土双语师资的培养。采取定向招录双语教师、订单培养紧缺双语人才、定校选送双语教师培训、定时参加康巴网校“每天一小时”双语学习、定员开展新老双语教师结对帮带,狠抓双语教师的引进、培训和培养工作,不断提升双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确保了双语师资队伍“靠得住、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

注重本土双语教材的研发。教育部门组织县域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藏语文教师编写双语教材,目前,本土双语教材在全县学前阶段、小学阶段逐步试点使用,成效显著。

注重本土教研活动的开展。严格按照《德格县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方案》要求,全县中小学藏语文教研组定期开展藏汉双语教研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交流藏汉双语教学意见,总结藏汉双语教学经验,提升藏汉双语教研水平,破解藏汉双语教学难题。

注重双语元素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每所学校,在制作横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学习园地时,在直播校园广播、打造教室、寝室、图书室等校园文化中,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都融入了双语元素,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视听氛围。

着力架构立体网状双语教育体系。全县一、二类双语教学模式交叉并存、纵深推进。马尼干戈规模寄宿制集中办学区初中部和部分小学已实施一类教学模式,深入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注重双语知识的深度;条件成熟的中小学开设了藏语播音、藏文书法、藏文翻译等特色课程,为培养专业双语人才和民族文化传承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其余学校均为二类教学模式,并开设双语课程,广泛普及双语基础知识。

【改革篇】“十化联动”确保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改革与发展千头万绪,纲举才能目张。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德格县教育体育局拉开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帷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化联动”工作的开展,像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给德格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使他的面貌日新月异。

安全管理责任化。严格按照“十个严防、十二个禁止、八个必须”要求,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两个三”责任机制(即纵向三责任:县内学生安全实行局长责任制,校内学生安全实行校长责任制,班内学生安全实行班主任责任制;横向三责任:在学校里,学生课内安全实行任课教师责任制,学生课外安全实行值周教师责任制,学生夜间安全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全力确保全县校园安全稳定。

集中办学规模化。为加快实施“124N+X”校点布局规划,该县先后投资1000万元新征教育建设用地500余亩,新建成的马尼干戈规模寄宿制集中办学区和即将建成的龚垭规模寄宿制集中办学区,分别占地240亩、120亩,分别可容纳4000名、1500名以上学生学习。目前,正在启动阿须规模寄宿制集中办学区规划建设,占地130亩,规划投入5000万元,可容纳1200名学生学习。

校舍建设标准化。近年,全县抢抓藏区专项计划、十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计划、对口援藏计划等机遇,对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楼、师生宿舍、学生食堂等硬件设施进行了新建、改扩建。目前,马尼干戈规模寄宿制集中办学区、龚垭规模寄宿制集中办学区、竹庆小学等学校硬件建设已达到标准化水平。

文化打造特色化。德格是康巴文化之心,结合“124N+X”校点布局思路,以“智勇勤善、树德立格,培养新型合格康巴人”为目标,每个片区、每所学校结合本地域本校实际,分别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其中城区以“印经院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书香文化;马尼干戈集中办学区以“格萨尔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牧区文化;龚垭集中办学区以“树德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农耕文化;阿须片区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和谐文化;温拖片区以“规矩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守法意识文化;麦宿片区以“实践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民族技能传承文化;竹庆片区以“家国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爱国爱家文化。实现了“一县一文化、一片区一主题、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特色化目标。

教学评估科学化。按照“三负责五统一”原则(即:县教体局派专人负责考点,片区第二方学校负责巡考,片区第三方学校负责监考;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汇总)对全县中小学实施学科学年检测,依据检测成绩结合工作实际,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以此兑现全县教师每年50万元的教学质量奖。

经费使用规范化。学校经费使用实行“校财局管校用”报账制,大宗物品实行公开采购、统一配送,日常用品由学校自行采购,严格采购程序,严格出入库登记,切实做到学校账目清楚透明,财务使用管理安全规范。

教师队伍优质化。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观念,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利用集中培训、远程网络培训、顶岗培训、脱产培训和“送教下乡”等已培养省、州、县骨干教师186名。编外聘用双语学前教师30名。

后勤保障人性化。建立健全教师关心慰问机制,近年,县财政已对13名一线工作满30年的退休教师,在州上奖励5万元的基础上再奖励3万元,慰问困难教师360人、发放慰问金共13万元,为城区教师解决公租房50套。严格落实“三免一补”等教育惠民政策,逐步配齐学校班子队伍和后勤生活管理员,基本保障信息化教学设施及后勤办公设备,为学校有序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招生送生阳光化。全县始终秉承广泛深度宣传、公开公平招送的原则,阳光开展中职、高中、“富民安康”、“9+3”等县外招生工作。今年依托州卫校、州职校定向及委托培养藏医专业和其他紧缺专业人才82人。

绩效分配公平化。自教师30%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以来,该县成立了县、校两级绩效工资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两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与寄宿制管理相结合,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方案,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切实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阳传丹 供稿)

【成就篇】“四个明显提高”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德格教育人认识到,办教育就应该目标高远,摒弃浮华和功利,追求优质、均衡、科学发展。为此,在认真做好“十化联动”工作的同时,德格县教育体育局将牧区教育经验作为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做到了“四个明显提高”。

规模寄宿制办学水平明显提高。规模化的校舍,信息化的教学设备,齐全的后勤装备,过硬的师资队伍,促使学校在寄宿制管理上切实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全县寄宿制办学水平的明显提高。

双语教师教研教学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补充新教师428名, 评选州县优秀校园长、骨干教师231人。引进63名援藏教 师开展送教支教活动,送出 182名本县教师开展国家、 省、州培训。组织68名教师参加省州教学竞赛和论文评 选活动,获得省级一等奖8人,省级二等奖17人,州级一等奖25人。全县双语教师在省州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双语教研著作10余篇,2个州级双语课题成功结题,双语教师建红获得全国优秀校长称号。

双语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全县规模寄宿制学校逐步建成,教学设施设备不断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切实改善,双语教师综合素质整体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形成,马尼干戈集中办学区初中部一类模式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本土双语人才就业率逐年增加。

双语文化育人水平明显提高。每所学校从整体布局到局部构思,都匠心设计了符合校园文化主题的文化墙体、文化走廊、文化区角等,特色校园双语文化的打造,为全县校园增添了活力,传承了民族文化,增强了学生爱国感恩守法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展未来】厚积薄发吹响进军号角

德格教育起步晚、底子薄,2003年普及初等教育,2005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7年完成“两基”攻坚任务,2010年通过省级教育督导评估。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5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33所,幼儿园10所。在校生9817人,其中初中生1269人,小学生7428人,幼儿生1120人。教职工738人。

如今的德格教育,真正今非昔比。走进德格教育,时刻被一种浓郁的育人氛围和进取向上的气息感染着、熏陶着;走进德格教育,一幕幕崭新的气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人豪情倍增,令人思绪万千……整齐的校舍、优美的环境,漫步在校园里,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处景点都在育人,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里,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乐园,这里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走进学校,孩子们自信灿烂的笑脸、快乐活泼的身影,散发着德格教育的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德格县将以10月14日召开的全州双语暨牧区教育工作现场会为契机,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州教育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以县委“1616”总体发展战略为引领,以“124N+X”校点布局为支撑,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智慧育人”水平,努力突出寄宿制办学特色、双语教育特色、信息化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以“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实干精神,不断创办人民满意的德格教育。

这是德格教育“十三五”发展的宏伟目标,也是德格教育人在登上新的奋斗征程之际吹响的进军号角。

【手记】

如今,德格县最抢眼的建筑就是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学校变得越来越漂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这里推广,教师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好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在这里,双语暨牧区教育发展日益凸显。

新闻推荐

“非遗”绝活亮相格萨尔故里

本报讯(张莉记者陈建兵李龙俊)活灵活现的手工羊毛编织、色彩斑斓的唐卡饰物、技艺高超的雕版印刷……8月21日,在“格萨尔故里”甘孜州德格县,在藏区享有盛名的“非遗”以集中展示方式呈现在中外游客...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