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变“输血”为“造血” ——解开道孚县格西乡若珠村产业扶贫的秘诀

甘孜日报 2016-04-18 12:20 大字

■本报记者 邓安华 袁飞 见习记者 刘小兵

道孚,资源丰富,民居文化与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域内风景秀丽。但由于该县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地处高寒地带。长期以来,该县农业主要以种植青稞和土豆为主,产业发展的路子较窄,全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以往的扶贫方式,一般都是给钱给物,只能暂时解决困难群众的临时所需,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长远发展的问题。近年来,道孚是怎样实施***?怎样变“输血”为“造血”的呢?请随记者的镜头去乡村看看。

项目+企业=产业扶贫的引擎

4月初的道孚乍暖还寒,走进格西乡若珠村,成片的蔬菜大棚甚是壮观,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有序,大棚里暖意洋洋,各种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芹菜、蒜苗、莲花白、上海青、花菜、青笋……品类丰富。几位当地妇女正推着一辆辆手推车把收获的蔬菜送到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后打包运往市场销售。“以前,我们除了在家里干点农活,多数时间在家里呆着,没有地方挣钱,一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现在好了,我们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合作社干活,每月可以挣2000多元钱,有的技术工一个月还可以挣3000元至4000元呢。”卓玛高兴地告诉记者。

当地的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而且有稳定的收入,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好奇地走进了道孚县安珠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想探个究竟。“我们通过道孚县招商引资,来这里搞大棚蔬菜种植,前期投入300多万元,县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条件,免费给我们送了一部分种子和肥料,主要是想引进我们的种养殖技术,以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从而在全县起到示范作用。”该合作社老板杨安福的妻子李吉萍很爽快地介绍着。她说,我们租用当地村民370多亩土地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现在已经发展到80多个大棚,去年蔬菜销售毛收入100多万元,净收入60万元左右。

公司+农户=撬动产业扶贫的动力

公司挣了钱,当地村民得到了什么?特别是贫困户受益了吗?这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卡勒,藏族,一个40多岁的康巴汉子,他长期在蔬菜合作社务工,虽然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但一提到在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收入,他笑得合不拢嘴,并纯朴地竖起大拇指。他家6口人,全靠他和哥哥在这里打工的收入作为家庭开销。“以前,我们一家人全年除了种点青稞和土豆外,没有地方挣钱,全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苦,特别是我母亲生病了,都没有钱医治……”说着说着,这个康巴汉子的泪珠在眼圈里直打转,然后他不好意思地用手背擦掉眼泪,笑着对我说:“我现在每天的工资在100元至180元左右,根据工作量确定,一个月能挣到2000元至3000元左右,我哥哥操作机械设备,工资还高一些。”卡勒说,全年我们每一个人在蔬菜合作社可以挣到1至2万元钱。看到记者不停地点头,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又曝出了一个热门,他说:“我们村的村民用土地入股,老板免费教会我们种菜,给我们贫困户免费送种子和肥料,然后老板把我们种出来的蔬菜进行回收,由合作社负责销售,我们什么都不管,然后分红。”老板娘李吉萍补充说:“我们就是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运作的,村民用土地入股,然后分红,另外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挣钱,累计每年有3000多人在我们合作社务工,我们免费传授种菜技术,他们也慢慢地尝试进行大棚种植蔬菜,增加了不少收入。”(紧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七一前夕刘成鸣走访慰问 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

图为刘成鸣与96岁老党员李丰明亲切交谈。本报讯(记者杨杰文/图)党组织一直将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记挂心间。党的95岁生日来临之际,他们生活情况如何?他们对当前全州发展、民生、稳定工作还有哪些好...

道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道孚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