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孜州农科所玉米科研团队 走上玉米研究“快车道”

四川科技报 2017-06-30 01:16 大字

■ 高明文

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甘孜州仅次于青稞的主要粮饲作物。但受甘孜州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贫困落后等多因素制约,甘孜州玉米生产与内地比较起来,新品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落后、生产水平低。因此,甘孜州农科所重新组建了玉米课题组,2011年玉米课题加入到“院州”合作行列,到2016年,课题组已自主选育出适合甘孜州生产的3个玉米新品种,另外和四川省农科院合作审定2个玉米新品种,研究出一套适合甘孜州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逐步改善了甘孜州玉米生产长期落后的现状。全州玉米平均产量超过了400公斤/亩,最高单产突破1000公斤/亩大关,使甘孜州玉米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农科所玉米课题成立初期困难重重,但其克服重重困难,自主选育出“康玉1号”于201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甘孜州农科所自主培育的第一个玉米杂交种。通过与四川熟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经营,在甘孜州高山、半高山玉米产区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地区玉米品种缺乏的压力。到2015年,“康玉1号”在该州累计推广7万多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6年自主选育的“康玉3号”和“隆瑞3869”两个品种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更好地让这两个玉米新品种在甘孜州玉米生产上发挥作用,2017年与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定了两个品种的品种权有偿转让协议,这是甘孜州首例科技成果成功有偿转让,创造了甘孜州科技成果转化的先例,打通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开创了全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期间还和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合作选育审定了两个品种:“成单318”和“成单393”。

同时,课题组总结提炼出一套适合甘孜州不同生态区域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甘孜州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甘孜州玉米主产区大面积推广示范。并在丹巴县应用这一技术,进行高产创建技术攻关和示范,2015年四川省农业厅组织国内行业知名专家对玉米高产田进行田间现场测产验收,其中攻关田亩产1282.21 公斤,百亩核心示范片亩产1010.2公斤,双双突破西南片区最高单产记录。全州辐射推广累计13.1万亩,增产2134.45万公斤,新增产值4297.94万元,净收益2332.94万元,实现了农民增粮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6年玉米科研团队在甘孜州科协的组织领导下,参加四川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菁英大赛,荣获二等奖;两项科技成果通过成果鉴定、登记。根据各项玉米试验研究结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优秀刊物上发表了科研论文20余篇。玉米高产创建取得的优异成绩引起了中国农科院和四川省农科院玉米国家岗位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17年玉米课题组作为成员加入到国家玉米研究项目的行列,丹巴县聂呷乡甘孜州农科所试验基地作为一个试验承担点,开展“南方山地玉米产量与效率层次差异形成机制与丰产增效途径”的试验研究。与省内大型农业科技企业开展了“所企”紧密的合作,加入玉米研究联合体,走上了玉米研究的“快车道”。

(作者系甘孜州农科所旱粮作物研究室副主任)

新闻推荐

王铭晖刘成鸣肖友才分别对丹巴县防汛抢险抗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把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 有序组织好群众生产生活

本报讯(本报记者)15日凌晨,丹巴县境内突降大雨,受连续暴雨影响,丹巴县境内各条河流河水猛涨,所辖道路多处洪水上路,瓦丹路、刷丹路、小丹路交通断道,部分路基冲毁,全县15个乡镇、6000余户、30000余人不同...

丹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