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怎样增强小学生规则意识

甘孜日报 2016-09-27 00:00 大字

■丹巴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 马铭

规则意识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就有“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之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按规则办事”已成为一个基本准则。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中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意识越强,则说明人们的素质越高,社会越进步。

学校是培养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地方,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是所有教育的基点,因为没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受教育者就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因而学校管理,对此不能等闲视之。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必须从完善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我国一位官员在瑞士出差时,在厕所门外遇到一位母亲,她着急地对这位官员说:“我的孩子进厕所已经10多分钟了,麻烦你进去看一下他好吗?”这位官员进去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满头大汗地修理冲水马桶。原来冲水马桶坏了,这孩子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一个孩子能这么自觉地遵守社会规则,反映了瑞士国民的文明素养。然而在我们周围,不守规则的人大有人在。小学生放学时,在步行街乱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践踏草坪……。更严重的是我们的教育者中也有不守规则的,在某个乡村小学有位吸烟的老师把空烟盒随手扔在了地上,另一老师和同学路过时发现了烟盒,于是这位老师让学生捡起来,看到这样的情景,再想想瑞士修马桶的小孩,我觉得心寒。我们的文明素养到哪里去了?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确实是迫不及待的任务。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备的一种意识。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应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抓起。

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

学校的规章制度大都是以成人的眼光和成人思维的角度制定的,如“不能在楼道里追赶打闹”、“不准乱扔垃圾”、“不能践踏草坪”等许多禁止性的规定,而学生只是一个执行者,这种被动的执行带来的后果只能是一种潜在的逆反。如果我们尝试换一种思维,让学生参与制定一些规则,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因为“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规则意识的培养要以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应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主导者。班主任在学期初要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公约、班规、班训等,这些规则的制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但也不能完全放给学生,班主任在组织时应注意引导。

同时,要让规则的遵守者了解规则,这是规则意识的首要内容。学生只有了解规则,理解规则的意义,才能提高对规则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

学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强化规则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针对学生乱扔垃圾现象,我们可以开展“今天我是值周教师”体验活动或“我是校园小卫士”活动,让学生感受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习惯。针对一些学生不遵守楼道安全规则,我们可以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楼道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下“逆向行走”、“飞速追逐”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再如,要求学生“不要践踏草坪要爱护小树”等,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参加种草、植树,给小树命名等活动,将学生自己的劳动融于其中,这样让其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生命的可贵,才能更好的树立起“爱护花草树木”的规则意识。

教师要起好示范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按照“规则”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但有的时候,作为教师却未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就拿文中一教师丢烟盒的事情说吧,丢烟盒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吸烟是不好的行为,随手丢烟盒更是不好的行为,另一老师发现了本应该自己捡起,却让学生捡起,两位教师在学生面前都没有树立起人人争当环保卫士的榜样,这样的行为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的是老师都这样做,我们也可以随手丢。潜意识中,就在引导学生不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规则教育的内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新闻推荐

畅游美人谷醉美不思归 ——丹巴发展全域旅游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甲居藏寨似仙景。晚霞燃烧中路美。党岭风光无限好。斜碉矗立唤云天。游客穿行画廊中。民居接待也气派。名不虚传骆驼沟。巴郎秋色迷人眼。神山脚下同欢乐。笑迎八方游客来。成人仪式特庄重。古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