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丹巴县生态林保护初见成效
本报资料库图片
■ 杨全富
坐落在大渡河源头的丹巴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边沿,横断山脉腹地,素有大渡河第一城的美誉,是影响长江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因为独特的地形地貌,被誉为“地球之花”。十几年间,丹巴县退耕还林成果已初见成效,处处呈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近日,笔者穿行在丹巴县半扇门乡腊月山村的乡间,随处可见乡村道路两侧那一道道排列整齐的绿色长廊,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水绕着山势弯弯曲曲的穿行,仿佛是一根洁白的哈达缠绕其间。这样美丽的山野美景,全都得益于丹巴县退耕还林的建设项目。
在腊月山村格勒四果组及节卡组,两个村组六十余户人家的藏房顺着山脊依次排列,勤劳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种下希望、收获着希望,然而,由于过去乱砍滥伐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据腊月山村1990年的统计,当年这里因为地质灾害原因搬迁的农户多达53户,受灾人口229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
近年来,丹巴县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探索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并取得初步成效。
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文明理念。自从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以来,县林业部门广泛开展林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倡导生态文化理念,使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逐渐提高。孙二娘是腊月山村一位70高龄的老人,在她的思想中,土地就是生命,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走进她家的地里,你就会发现老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利用率,在田地的每一个边角上,她都种满了玉米,几乎达到见缝插针的境界,由于过度的开荒,在雨水充沛的日子里,田地边出现多个裂缝,有的深达10余米,部分地坎还出现垮塌现象。当实施退耕还林的那一年,孙二娘说什么也不同意在自己的地里种上树木,村里的干部轮番到她家去做工作,然而老人就认定“土地是农民的生命”这个死理,任凭干部们磨破了嘴皮子,也不能动摇老人抵制退耕还林的那颗心,后来看到村里因为开展植树造林让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二娘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家中最贫瘠的土地退了几亩,到年底,孙二娘的儿子也将昔日难得一见的大米面粉背回了家中,春节时,娘俩围坐在锅庄旁,吃着满嘴冒香的大米,喝着自酿的青稞酒,连连感慨国家的惠民政策。从此之后,孙二娘成为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业余宣传员和示范户,她带头将家中剩余的几亩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栽种了经济林木,一部分栽种生态林,十几年来,放眼望去,孙二娘的田地里已长满了高大的白杨树、洋槐树、花椒树等,昔日满目疮痍的土地也终于停止了垮塌,换上了绿绿的、厚厚的外衣。
实行封山育林,是增加植被盖度,加速林地恢复的有效措施,也是投资少,见效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最佳办法。腊月山村在实施退耕还林时,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宣传,让老百姓知道退耕还林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工程,腊月山村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许多林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十一五”期间,全村累计完成造林180亩,封山育林400亩,义务植树30万株。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退耕还林工程及实施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恢复植被、促进绿色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目前,腊月山村已发展以花椒为主的基地230余亩,以核桃、苹果为主的干果、水果类基地60余亩,以松树、洋槐树等为主的速生林基地500多亩,年产值达50余万元。腊月山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为广大农民找到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同时,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为广大退耕农户提供了生活保障。
新闻推荐
今年来,丹巴县将旅游产业作为提升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发展理念,改革经营模式,倾力打造“中国最美丽乡村”品牌,促进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群众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目前,全县...
丹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