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大龙村:新村建设开启村民幸福生活

甘孜日报 2017-09-14 08:01 大字

王大龙村新村新貌。

■罗林 本报记者 张嗥 文/图

“我家就在前面,去我家坐坐吧,尝尝我自己种的石榴和核桃”。9月12日,当采访团一行走进巴塘县苏洼龙乡王大龙村时,村民格绒扎西便热情地邀请记者一行去他家做客。 “自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改善。”村支书土登向记者介绍说。

走在王大龙村通村公路上,举目四望,这座位于大山中的山谷郁郁葱葱,到处呈现着丰饶与生机,午后炽热的阳光,跳跃在菜地、树林、小河、庭院间,点点光晕斑驳摇曳,像极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难以想象的是,这片山青水秀的地方,在多年前却是不通路、水、电、网的“四不通”之地,大多村民连生计都难以维持,更别谈致富奔康了。

“自搬进新家后,生活方便了,致富也有了希望”。当记者一行来到80岁村民洛松家时,老人感慨地说。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老人的心声。据土登介绍,洛松一家以前住在山上的一栋土房里,过着人畜混住的生活。由于山高,洛松家的生活用水要到数公里外的山沟人背驴驮。2012年,在双流县的帮助下,王大龙村新农村项目正式启动,洛松一家从山上搬下来,住进了新楼房,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还有了宽敞的庭院。

“洛松家的情况以前在王大龙村非常普遍。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村委会积极落实‘四改三化\’,现在的王大龙村每家每户都住进了新房子。”土登对记者说。

据了解,王大龙村的通村公路、饮水工程、通电等项目都已全部竣工,如今,村民都在自家的新房里开起了农家乐。“待装修好了,游客就会来,生活就有了奔头。”村民们说。

“今年我家仅辣椒就卖了1万余元,还有土地流转的分红,加上种核桃和石榴,除去开支,年底我也能买辆摩托车了”。对于今年的收入,村民格绒扎西满怀信心。谈到王大龙村的发展,土登喜笑颜开,“过去村民的收入大多靠务农,收入太少,为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我们结合村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发展水果种植,发动群众开垦100多亩荒山荒坡,重点种植优质核桃。起初这个想法并未被村民认可,甚至有些村民还持反对意见,见此情形,村支部并未灰心,而是加大了宣传并带领党员干部开垦荒山荒坡。慢慢的,村民明白了村支部的良苦用心,自愿加入了开垦荒山荒坡的行列。目前,村里的核桃、酸石榴、蔬菜等基地都在有序发展”。据了解,目前王大龙村共发展核桃种植100亩、1800余株,去年产量54000斤,直接经济收入216000元,户均达2000元以上。

“目前王大龙村还开启了招商引资之路,通过村党支部的不懈努力,去年‘宋通农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主要租用土地种植酸石榴,养殖藏猪藏鸡。一年一亩地租金为1000元,租用200亩土地,仅租金就能给村民带来20万元收入。同时,王大龙村党支部结合***工作,要求公司在用工上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解决了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和全村469人务工难的问题,村民在务工的同时不仅得到了技术人员的指导、学到了种植技术,还能在家门口务工赚钱、建设家乡。”村主任曲批激动地说。

新闻推荐

挪穷窝奔富路 ——巴塘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见闻

新居全貌。■市委中心报道组周燕张凯文/图“其实,东西早已搬进来,今天正式入住。”9月12日,巴塘县地巫乡坝伙村的贫困户拉姆住进了新房,像她一样,地巫乡整村搬迁工程安置点陆续搬进新家的还有43户农牧...

巴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巴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