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帮扶 助推雪域高原发展 ——武侯区对口援助白玉县工作纪实
上月,武侯区委相关领导率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和区总工会等部门,携手区内民营企业家30余人组成的考察组前往甘孜州白玉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对口帮扶活动,在对口帮扶活动项目对接会上,区总工会将每年对口帮扶白玉县总工会的1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了现场交接;区工商联总商会与白玉县工商联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成都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向白玉县医院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血液分析仪一台;成都八益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向昌台卫生院捐助了首批价值30万元的办公物资。
成都武侯、甘孜白玉,在源源不断的对口援助、真情帮扶中,两地深厚的友谊不断升华!2012年6月对口援藏工作启动后,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指导下,武侯区委、区政府把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深度分析白玉资源禀赋,深入探索对口支援体制机制,深刻把握白玉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社会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需求,突出重点,真情援助,对口援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优先改善民生
发展特色产业助脱贫
武侯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援藏项目规划上突出关注民生、在资金投入上重点保障民生、在项目建设上优先改善民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目按规划的进度实施。
在白玉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高原紫皮马铃薯种植、林下资源加工、民族特色手工、藏式民居接待、昌台牦牛养殖及帐篷接待城等惠民产业示范基地从无到有,成为农牧民就业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以产业发展改善民生是我们帮扶白玉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思路。”武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投入2000万元引导资金加快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产品有市场、公司有利润、农户有收入、家庭有就业的良好发展格局。目前,高原无公害蔬菜大棚、高原紫皮马铃薯种植基地、林下资源加工基地建设已经竣工完成,其余三大基地建设也正在抓紧实施。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提升高原教育医疗水平
针对雪域高原教育基础薄弱、医疗技术落后的实际,武侯区把教育和卫生的民生需求作为援助的重点,加大硬件投入和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和医疗保健水平。
记者了解到,武侯区投入750万元建设的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和文化设施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并配备24套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60台电脑等,帮助白玉中学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有力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新建的白玉县中学风雨操场已竣工投入使用,教师解困房白玉园丁小区建设工程也已进入后期装修。投资1500万元修建总建筑面积达4338平方米的现代化昌台中心卫生院建设完成并即将投入使用,该中心卫生院建设起点高,设施一流,具备门诊、住院、急救、检验、放射等标准医疗服务,服务半径可达80公里,辐射面积25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万余人,解决广大农牧民和僧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力实施“头雁工程”
培养白玉骨干队伍
武侯区还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坚持把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同步,“造血”和“输血”并举,帮助白玉县培养“头雁型”骨干队伍,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年来,武侯区选派了37名政治坚定可靠、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援藏干部人才,通过有效对接,确定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干部和技术骨干赴白玉挂职、顶岗,驻点支援,同时,每人帮带3-5名白玉县干部,特别是针对白玉县教育基础薄弱和医疗技术落后的实际,三年来,武侯区分别选派了24名教师到白玉县中小学挂职任教、顶岗指导;110人(次)卫生医疗人员到白玉县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等传授诊疗技术,开展医疗服务,共诊治病人850余人(次),开展手术96余台(次),有效解除了当地群众的病痛,提升了白玉县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挂职培训,也是增强当地“造血”功能的好办法。三年来,武侯区先后接受白玉县40名干部到区相关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并把他们纳入全区局级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免费接收医疗、教育骨干120人(次)到武侯区区第三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等开展进修学习,切实提升了挂职干部和进修人才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成都日报记者 张渝 摄影 杨永赤
新闻推荐
●陈丽【2012年7月2日晨出发,7月4日晚到达甘孜白玉,一路颠簸,风尘仆仆,记忆犹新。至今,刚好一年整。心血来潮,敲打家书一封,聊作告白、以寄情思。】亲爱的妈妈:我爱您。孔子说:“...
白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